原标题:今日霜降!未来十天北方冷空气活跃 海南强风雨频扰
中国天气网讯 10月23日6时59分,我们迎来了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霜降是秋季向冬季过渡的开始,天气渐冷,初霜出现,草木开始泛黄。俗话说,“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进入霜降后,人们更应该注意添衣防寒。同时,霜降期间天高云淡,红叶尽染,也是登高赏秋的好时节。霜降来了,秋将逝,冬将至,你感受到了吗?
今年霜降前期北方冷空气活跃 海南等地风雨强
常年来看,进入霜降节气后,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越来越频繁,昼夜温差迅速增大。尤其在江南、华南地区,气温的起伏愈发明显;而西北、东北的部分地区早已呈现出一派“寒风落叶”的初冬景象,需要警惕冷空气带来的强风雪天气;同时,华北南部、黄淮等地的雾和霾天气也变得多了起来。
而今年霜降前半段,冷空气也将频繁“侵扰”我国北方地区。据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高菲介绍,预计未来十天,冷空气活动较活跃,特别是24日至27日,还将有一次中等强度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届时上述地方将有大风降温过程。此外,23日至26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等地大气扩散条件一般,部分地区有轻度霾,局地中度霾,公众需注意做好防护。
降水方面,未来十天,南海及海南多风雨天气“搅扰”。其中23日至25日,受台风“沙德尔”影响,南海海域将出现较强风雨天气;24日前后,海南将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27日至30日,还将有一个热带系统给南海和华南南部带来较大风雨影响。未来十天,海南局地累计降水量可达200~300毫米,上述地区需防范强降雨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
“霜降”≠“降霜”
虽说霜降节气主要反映了昼夜温差变化较大,天气渐渐变冷,但并不表示进入“霜降”后就会“降霜”。其实,“霜”也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而是地面的水汽由于温差变化遇到寒冷空气凝结成的。
而气象学中也并没有“霜降”的概念,一般来说,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称做“早霜”或“初霜”,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
霜降节气期间,我国东北北部、内蒙东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气温已在0℃以下,土壤冻结,冬作物停止生长,进入越冬期。纬度偏南的南方地区,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离初霜日期还有两到三个节气。在华南南部河谷地带,则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当然,即使在纬度相同的地方,由于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贴地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差异,初霜期和霜日数也是不一样的。
霜降养生需“三防” 饮食运动两相宜
霜降期间,养生需做好“三防”。
一是“防秋燥”。秋天最主要的气候特点之一就是干燥,霜降时节秋燥明显,十分容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便秘、皮肤干燥等现象,燥易伤津。因此,可以适当多食用一些甘寒汁多的食物,如梨、柚子、甘蔗、香蕉、柑橘等各类水果;蔬菜可多食胡萝卜、冬瓜、银耳、莲藕及各种豆类制品等。
二是“防秋郁”。晚秋时节,天气渐冷,草木枯黄,万物萧瑟,容易引人忧思,使人意志消沉,故有“悲秋”的说法。如果出现消极的负面情绪,不妨尝试多到户外运动。中医讲究顺应自然,注重动静平衡,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人们舒缓压力,拥有正面积极的心态。
三是“防秋寒”。俗语有“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的说法。由于霜降是秋季向冬季过渡的开始,此时节,昼夜温差变化增大,因此更加需要注意添衣防寒。尤其是要注意脚部和胃部的保暖,最好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以促进血液循环。
此外,秋季也是人们最容易长脂肪的季节。天凉夜长,人的食欲大开,运动量减少,从而人体每天的热量摄入容易超过热量消耗,使脂肪一点点地囤积起来。如果不加以调整,经过秋、冬两个季节,很容易“发福”。因此,对于爱美的小伙伴来说,这个时节不仅要大快朵颐“贴秋膘”,更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美食、运动两不误。(策划/王雯雯 设计/张莉 数据支持/高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