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23 14:27 来源:燕赵都市报
李铁柱(左)和张金生(右)30年后重忆旧事。(胡印斌摄)
自行车上的广播站
看到震后广播站那扭曲的样子,设备砸坏是很自然的事情,听到矿领导要使用广播设备,几个人一阵紧张。就在这时,常俊仕说,站里有一台直流扩音机和一套用矿灯组装的直流电源,装上喇叭就可以组成一套直流广播设备了,完全可以应急使用。
那时,余震不断,到处都是房屋倒塌后弥漫的烟尘。三个人不顾危险,几进几出从摇摇晃晃的广播站中抢出了一台80瓦的晶体管、一支25瓦喇叭、一个话筒、一箱子矿灯电瓶和电缆线等。简单的设备有了,安装在哪里,如何广播又成为让人发愁的事情。
此时此刻,李铁柱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常俊仕灵机一动,建议设备安装到自行车上。就这样,车把上是喇叭,扩音机和电源箱放后车座上,一辆安装到自行车上的流动的广播站组建成功了。李铁柱说,连接好线路后,他们三个人一边推自行车走,一边编着广播内容。广播喇叭中最先传出的是“共产党员们、民兵同志们,广大职工家属们,刚才这里发生了地震,给人民的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在这紧急的关头,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矿党委号召你们马上到矿上报到参加抢险护矿工作……”十分可贵的是,宣传科通讯干事舒振江及时用相机记录下了这珍贵的瞬间。
从早上5时多开始,推车的、播音的各司其职,一边走一边播音,在赵各庄方圆三四公里的废墟间不停地穿梭、流动着,一遍又一遍地广播这个通知和维护秩序的通知,一直没有间断。“几次余震吓得人们乱跑,为了稳住大伙的心,我们强忍着内心的慌乱推着‘广播车’在废墟上宣传广播,几次经过我家附近,很想看看父亲怎样了,但想到广播不能停下来,只能无奈地向那个方向望几眼。”李铁柱说,在慌乱的废墟上,流动的广播站传出的那熟悉的播音声给了人们很大的安慰,并且很快地组织起来,参与到抗震救灾的行列中来。
广播站几易装备
第二天,根据矿抗震指挥部的指示,流动的“广播站”就转移到了一辆旧吉普车上,“我从武装部领来一支冲锋枪,担任广播车的保卫工作,司机孙成金开车,播音员李秀容、机务员李铁柱负责播音,又组成了一个吉普车广播站。”张金生说,震前,家家户户有“小喇叭”,广播站定时播音、发布通知,地震将这些广播设备全部震毁。现在,吉普车“广播站”接过了所有的广播任务:发布抗震指挥部通知,宣传抗震中展现的感人事迹,党中央、国务院向唐山人民发来的慰问电,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
不间断的播音使播音员的嗓子哑了,张金生和李铁柱两个没有播过音的也轮流播音,三四天后,几个人的嗓音都哑了,而播音还得继续。
不久后,全国各地支援唐山的救灾物资源源不断地运来,宣传科领到了一顶帆布帐篷,领导决定将广播站转移到帐篷内,流动的广播站变成了固定的广播站,也用上了交流电源,用上了刚刚恢复的街道有线广播网,组成了震后第三代广播站。一个月后,广播站分到了三间刚刚建起的简易房,再次搬到简易房内。此后,坐落在融园9号房西侧的简易房广播站一直使用到1983年,搬到正式建好的房屋内。1992年,广播站改成了电视台,广播站彻底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现在依然工作在赵各庄矿电视台的李铁柱说,地震30年过去了,“广播站”早已成为历史,但想起震后广播站的工作,看到广播设备,依然是心潮澎湃,在那个慌乱的年代,广播站的播音让很多人得以稳定下来,并得到了莫大的安慰,起到了不估量的作用。(刘丽普 齐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