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动山摇、巨石滚落、房屋倒塌……一场地震突袭地处滇东北乌蒙山区的彝良县。81人遇难、821人受伤,70多万人受灾……灾情牵动各方。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本期带您回顾云南彝良地震生命大救援。
2012年9月7日11时19分,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与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交界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14公里;12时16分,彝良县又发生5.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至2012年9月8日下午2时,地震造成了18.3万户共计74.4万人受灾,因灾死亡的人数80人,房屋倒塌7138户,共计30600间,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37.04亿元。2012年9月11日凌晨,暴雨致彝良灾区道路阻断、城市供水中断。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为在72小时黄金时间内完成对受灾群众的救援任务,千军万马迅速向灾区集结,搜救不放过每一个角落,安置不落下每一名群众,保通不留下每一处盲点。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以人为本的旗帜下,从中央到地方,各方各界攻坚克难,在广袤艰险的山区河谷,奏响一曲生命救援的壮歌。“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战胜这场灾害”的声音响彻乌蒙山区。
“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用百倍的努力,决不放弃。”由于地震发生在地形复杂的山区,条件恶劣,参与搜救的人员奋战在灾区一线,进行地毯式搜索,不放过每一个角落。
彝良地震震源浅、破坏性较强,加上双震叠加,灾区损失严重。截至2012年9月9日12时统计,地震已造成昭通市彝良、昭阳、大关等地的70多万人受灾,81人死亡,821人受伤。
地震来袭,搜救人员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与时间赛跑。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各界各方的救援活动在震区各地全面展开,转瞬时间,7000多名机关干部职工、医疗救护人员、公安民警、驻地部队官兵、乡村干部和民兵应急分队等以最快速度投入搜救。
20岁出头的邹华是解放军驻滇某部的一名士兵,他和战友连夜赶到了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从2012年9月8日7时到17时,行进了20多公里的山路,将8个受伤的群众送了出来。”邹华说,“我们小分队有20多人,现在还要进灾区,能多救一个就多救一个。”
战士们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脸颊两侧汗迹明显。9日上午在山上的寨子里有三个伤势很重的群众,是官兵轮换着背着,沿着崎岖山路,一步一步挪了下来。“在老百姓需要的时候能体现出我们的价值,再苦再累也值。”面对记者的采访,邹华显得有些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