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网北京6月21日消息(记者刘天思)京津冀地区将迎2017年最强降雨,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方翀、北京市气象局首席预报员熊亚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降雨过程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影响范围广、对流性天气重。
记者:京津冀将迎来2017年以来最强降雨,怎么衡量这个“强”字?就北京而言,这次过程是以对流降水为主还是相对稳定的降水为主,与2012年“7.21特大暴雨”相比,有何不同?
熊亚军:6月21日至24日,京津冀地区将迎来2017年最强降水,其特点是持续时间长、累积雨量大、影响范围广,同时会带来局地强对流天气。
对北京而言,整体上将达暴雨量级,累计降水量为60-100毫米,局地累计降水量120-180毫米,最大小时雨强为40-60毫米。2017年以来,北京全市降水量仅62毫米,本轮降水很可能超过上半年的降水量,从累计雨量判断,它的确将是2017年以来北京最强的降雨过程。
不过,无论是降水总量还是小时雨强,都不会超过2012年“7.21特大暴雨”。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7.21”是由于东移冷涡的影响,过程特点是“降水量大而急”;2016年的“7.20”是黄淮气旋所致,过程特点“降水平缓,时间长”,而这次降水过程不是单一稳定的降水,过程初期对流活动强,中期平缓,后期有所加强。要谨防降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强对流天气。
记者:南北方同降暴雨,会对防汛抗洪带来什么压力?
方翀:华北地区遇到暴雨过程的同时,我国南方正在经历新的一轮降雨过程。南北同时降暴雨,会给防汛抗洪带来压力,尤其是中小河流面临洪水压力,山区防洪能力较弱的水库也面临较大防洪压力。
从目前数据看,全国大部分中小河流没有出现超警现象,只在太湖以及前期降水较多的福建等地出现了超警,总体来看防汛压力并不是特别大。不过,长江中下游、江南等地未来仍有降水,需要密切关注中小河流和山区水库;华北地区迎来暴雨过程,尤其是北京西南部至河北一带,要密切关注中小河流雨情汛情以及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
记者:华北地区汛期通常集中在“七下八上”,今年的强降雨跟往年相比,时间上是不是提前了,是何原因所致?
方翀:6、7、8月是华北地区雨季,6月是东北冷涡、华北冷涡的活跃期,此时如果遇到南方和海上水汽输送比较好的情况,冷暖空气在华北一带交汇,就会出现强降雨。
熊亚军:北京6月21日至24日出现强降雨,并不能说和往年相比提前了。北京6月、7月出现暴雨比较常见。根据北京地区20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的数据显示,6月下旬最大日降水量历史极值均超过50毫米,北部地区(密云、怀柔等站)为暴雨量级,城区(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观象台)、南部地区(大兴、房山、霞云岭)以及西部的门头沟为大暴雨量级,东部地区的通州站超过了250毫米(281.4毫米,1998年6月30日),达到特大暴雨量级。
记者:7、8月份华北是否还会出现更强的对流天气?
方翀:进入盛夏,尤其是副高北抬之后,热力条件好,南方的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届时也还是冷涡继续活动的时期,所以会出现强对流天气。因为强对流天气的生成、消亡时间相对短,因此需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合理安排出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