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生命铸成的历史 非典亲历者的回忆14

2017-07-09 23:30-23:59 责编:张泽昕

00:00 00:00

 

SARS的出现使我们的医疗任务比以往更要繁重,因为既要诊治常规的急诊患者,还要从中筛查SARS。由于SARS疫情突如其来,所有的准备都很仓促,在最初阶段,发热门诊没有建立,隔离病房没有建立,所有SARS患者的诊治都在急诊区域里进行,被感染的危险是可想而知的。更为可怕的是,对于此种传染病,大家虽然心理上有准备,但由于未知的东西太多,没有人知道最后的结局会怎样?也没有人敢去想这一问题。

2003年四五月份北京的SARS疫情进一步恶化,而对于协和医院急诊科来说,也到了最困难的时刻。由于原有的急诊大厅、急诊观察室、急诊输液室被征用改建成SARS病房,急诊科搬到北配楼一层,继续营业。空间狭小,通风不畅,天气闷热,不能开空调,还要穿上厚厚的隔离衣,戴着几层厚厚的口罩,安静的状态下都会冒汗,更不用说抢救病人了。更加不幸的是协和医院附近的几所医院急诊科由于医护人员感染等各种原因相继关闭,导致协和医院急诊独自支撑,压力骤增。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老百姓基本上不愿意也不敢去医院,有病都在家扛着,实在扛不住了,才来看急诊,这些急诊病人的病情可想而知,基本都是真正的危重病人,这些病人多数需要留观或者住院治疗,可是由于SARS的原因,许多病人必须经过严格筛查才能入院,主要是避免SARS在住院病人间大范围传播,所以在当时急诊病人收住院存在很大困难,许多病人只能滞留在急诊,狭小的空间里拥挤着众多患者,而且这些病人中间就可能混杂着SARS患者,这样的场景真是惊心动魄。

在我的印象中,仅5月,在北配楼急诊的就诊患者中,确诊SARS和疑似SARS患者就有6例,这些病人后来都被转到隔离病房。当时,也有一种声音传出来,既然东单附近的几家医院急诊科都已经关门大吉了,彻底脱离苦海,我们为什么不能关门呢?但是老主任告诫我们,我们可是协和医院的医生,我们是急诊科的医生,多大的困难我们也要克服,在这种情况下,急诊科从老主任到小大夫没有退却,没有一个逃兵,全部冲在最前面,大家互相打气,互相鼓劲,我们相信灾难终究会过去,我们一定会取得胜利。大家也互相提醒,注意加强防护。急诊工作使我们和患者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很多,尤其在进行气管插管时更需要和患者面对面,距离非常近,我们知道,许多医务人员的感染就是这种近距离的操作造成的,可是你能见死不救吗?当然不能,从精神层面上来说,我们远远算不上是舍己救人,只是尽一名医生的责任,这种责任促使我们面对的不管是普通病人,还是SARS病人,都一视同仁,尽心尽力。医务人员的付出也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老百姓对医护人员除了尊敬还是尊敬,那时候的医患关系出奇的和谐,各种媒体也是一边倒地赞扬医务人员,我们成了名副其实的白衣天使。那段时间,医疗没有投诉,没有纠纷,医患成了一家人,这让我非常怀念那时候做医生的感觉。因为SARS使医患达到了空前的互相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