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牛振西和队友到一处水域打捞尸体,被水域管理方阻拦,说水下没人,并让他们出示打捞证,上哪去找打捞证,正想作罢,家属不干了,坚持让牛振西打捞,最后尸体捞出来,围观群众也愤怒了,“你们管理方不是说水下没人吗?”
那次事件被媒体报道,引起了争议。牛振西和几个伙伴觉得,应该正规起来了。
2012年,牛振西和队友在民政部门注册了“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打捞队”,民间非营利组织。
“正规了,觉得挺好。”牛振西说,当时,队里一些队友有点钱,有点闲。
截至2017年,队伍发展到超过一百人,骨干人员80人。“都知道我们是干这个的了,找我们帮忙的也多了。”
但问题出现了,人多了,行动多了,花的钱也多了。“每次行动车辆加油,设备费用,都要几千元。”
为了减少资金压力,牛振西要求队员自己买装备,“一套潜水设备2万元。”老牛“忽悠”队员,“自己买的才会爱惜”。
队里的设备队员自掏腰包,公用的几大件,两艘皮艇,是一个企业家捐的,一辆救援车,是一位队员捐的。
但日常开销还是问题,“行动越来越多,钱越来越少。”
很多经济上的扶持靠微信朋友圈,“我加了很多微信群,群里一些朋友和爱心人士今天捐一百,明天捐二百。”但这不是办法,“我老牛爱面子,第一次捐钱我收了,第二次收了,第三次就不好意思了,再收觉得自己像个要饭的。”
开始收缩开支,车不够用,就把设备和人堆到一辆车上,设备堆得高高的,人没了座位就坐设备上。
吃饭的时候,啃烧饼,一人四个,随便吃,大不了加点猪头肉。
这种生活,有队友上瘾了,梁年林、孙兵、孙文学、刘会章都做了专职队员,面对经济压力、外界的质疑,他们有劝服自己留下来的理由,孙文学说,“我小时候很淘气,应该淹死很多次了,但我还活着,是命运的眷顾,我现在做这个,就算是在报答命运。”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关注:一支水上救援队和330个悲伤故事,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