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汶川记忆 应急心理救灾纪实14

2017-11-11 23:30-23:59 责编:张泽昕

00:00 00:00

 

第二个案例:我们存在的意义。

因为我国对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许多人认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甚至在国内心理学界也有这样的怀疑。我在四川地震灾区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第一个案例,让我坚信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有一个15岁的女孩,地震中弟弟不幸遇难。地震后她亲手救出了弟弟,当时弟弟流着血,还和她说着话,然而,因为当时没有救治的条件,弟弟最后还是离开了她。她情绪低落,不愿说话,晚上经常在噩梦中惊醒,她父亲为此非常担心。在她父亲的要求下,我独自一人到她的帐篷里,看看能帮她做些什么。我起初聊的还算顺利,然而当她说起自己的弟弟,说起每天脑海里难以抹去弟弟离开她时的样子。她不再说话,沉默了很久很久.....

我试着采用快速眼动信息再加工技术(EMDR),一步一步地逐渐展开,慢慢按照时间顺序将事情理清。然后,将其负性信息与正性认知及放松的情绪验整合。最后,小女孩平静下来了,但是有些疲惫。

走的时候,我给她爸爸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告诉他如果有事情可以给我电话。第二天,电话铃声响起,是她爸爸的号码。他告诉我,其实在我之前也有心理医生给他女儿看过,但是都没有效果。因为我看起来比较年轻,可能与女儿能更谈得拢,所以要求我帮助她他女儿,昨夜一夜没有再没有从噩梦中惊醒,又活泼了。电话那头的喜悦和感激,至今让我记忆犹新。这个成功的案例让我更加坚自己工作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尽管国内有许多学者对地震灾难后心理危机下预使用EMDR有极大的异议,然而,我坚信一个道理:实践者才有真正的发言权,理论必须联系实际!

我们来到平武县平通中学,看到的都是倒塌的房子,还有学生们散落一地约书本......我们所有的人都沉默着,没有一个人说话,感受着悲恸。

在此次抗震救灾的活动中,我无时无刻不被深深地触动着。为地震后的惨烈而悲恸,为四川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而感动,为全国各地、各行各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而感动,更为我们的共产党员在此次抗震救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而深深地感动,于是我向前线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因为表现突出、我被前线党支部列为考察对象。

2008年5月23日是我儿子的3周岁生日,我不能和他一起唱《生日快乐》歌,更不能亲自祝福我深爱的儿子。5月23日我打电话给儿子,儿子反而比以前更乖,电话那头他问我:“爸爸,忙不忙?地震灾区的小朋友有东西吃吗?你要注意身体。” 听着,我无语哽咽,泪流满面。谢谢你,儿子!

根据领导指令,5月29日我们换防返回杭州。2008年5月28日晚,我们和当地的依依不舍。当地的藏族、苗族、羌族老乡为我们举行了一次简单的告别仪式,绵阳市邮政局领导来到我们的临时帐篷为我们送行,给我们送来了“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的T恤衫,平武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县委、县政府对我们的工作了高度的评价。我们带着疲惫的身体,带着对四川灾区人民的深情厚谊,一路艰辛,返回杭州。     

8.0级地震夺去了几万名同胞的宝贵生命。但是,仅仅在地震后的短短数小时,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开展了积极有效的灾后救援工作。我们作为国内第一支赶赴四川地震灾区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队,为灾区人民点燃了心灵的蜡烛,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汶川记忆,应急心理救灾纪实,第14集,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