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一场8.0级强烈地震突如其来,数百万生命被推到生死边缘,而灾难发生之后,心理的伤痛如何愈合,同样值得社会关注。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本期带您关注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组编的——汶川记忆,应急心理救灾纪实。
在地震救援之后,参加了地震救援的很多人都感慨良多。浙江省金华市第二医院心理科的李美园医生也到现场参加了救援,她主要从事的是心理应急疏导,在事后回忆时,李美园医生用文字记录下了当时的记忆。
这是一个让人终身难忘的日子。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灾情震惊全国。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惊醒了沉睡在幸福中的人们,震撼了中华儿女的心,在这场人与自然的较量中,部队官兵、医务人员冲锋在前,为的是挽救更多的生命。但在救治躯体创伤的同时,我们还要救治心灵的创伤、心灵的创伤与肉体的创伤不同,虽然不是皮开肉绽,鲜血淋漓,但食无味、寝难安,悲伤如同洪水般淹袭来,丝毫不比肉体的伤痛少。幸运的是,地震一发生,对灾区人民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就被排上了议事日程,几乎和医疗救治同步进行。在得知四川地震的消息后,李美园医生心里就闪过一个念头:应该去灾区尽自己的一份力。作为一名心理卫生工作者,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就应该挺身而出,去抚慰灾区人民受到重创的心灵。2008年5月13日下午4:30,张院长来电告知李美园医生:“你可能要到四川参加抗震救灾,具体时间待定”
李美园医生后来记录,这是一次艰难的行程。
2008年5月14日凌晨0:30左右,我再次接到通知,要求我们在5月14日早晨6:00出发前往四川抗震救灾。此时正是半夜时分,所有的商店都已经关门休息了,想要买东西是不可能了。我简单地准备了几件衣服和一些资料就休息了,但是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根本无法入睡。
2008年5月14日清晨,我拎着简单的行李准时出发了。来到萧山机场,满眼皆是卫生应急的“黄毛甲”,可是我一个人也不认识,唯一认识的就是我们的领队赵国秋主任,我焦急地寻找着,当赵主任的身影出现在机场时,我的心也踏实了,紧紧跟在赵国秋主任后面,生怕自己掉队。我们浙江医疗队一行90多人,分为了5组,我被分到了台州组。这可怎么办?因为是第一次见面,我一个人也不认识啊!只好硬着头皮跟着组长进入飞机。2小时后,我们来到成都双流机场,迎接我们的是漫长的等待。组长为了方便寻找和辨别大家,要求我们在“黄马甲”上写上自己的名字。
下午6点左右,我们一行队员分乘几辆大巴,前往平武灾区。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达目的地,也不知道路途有多远,只知道灾区人民在等待着我们。一路上看到最多的就是来自全国各地支援灾区的车队。面对媒体记者的电话、短信,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