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川、在映秀、在汶川,在地震灾区的每个地方,都会闪耀着一群白色的身影,他们代表着生的希望与安全。我们把来自医疗救援前线的故事汇集起来,记录那些点点滴滴、感天动地的真实故事。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本期带您关注法制晚报社编辑出版的——震中天使:汶川大地震医疗救援纪实。
讲述人:空军总医院医疗队,艾素、王山河——《七尺男儿,禁不住泪流满面》。
2008年5月20日,刚刚为送到临时救护中心的100多名伤员处理完伤口后,医疗队决定派出小分队,兵分两路到远离乡镇的偏远寨子去送医送药。银杏乡沙坪关村是位于映秀镇和汶川县城之间的一个山区小村,由于通向这里的公路完全被毁,尽管地震已过去了一个多星期,但大部分伤员依然未能得到有效的治疗。
上午8点,医务部主任黄美良就带上8名医护人员,在当地一名志愿者的引导下,向沙坪关村出发了。每个人的背包里,除了两盒单兵干粮、2瓶矿泉水和一壶开水外,数十斤重的背包里就全是受灾群众急需的药品了。
尽管大地震已经过了整整八天,但震中汶川县的余震仍然延绵不断,山上有不时滚落下来的巨石,如同炮轰般的震耳欲聋。
汶川县城至映秀镇的公路桥梁已经完全垮塌,隧道也被坍塌下来的山石阻塞,而被泥石流冲毁的路面随处可见,队员们只能翻越根本没有路的石头山,一点一点地前行。
爬这样的山,队员们不但要小心提防山上不时滚落的飞石,还要防止因背负的东西太重,引起重心失衡而失足。乱石中,每往上爬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很快,豆粒大的汗珠从队员们的脸上滚落下来,厚厚的迷彩上也结出了一圈圈白色的汗渍。在这没有路的山上实在是太难爬,而他们身上背的东西又实在太多,不到两个小时,人人都觉得小腿直抖。
“可以歇歇脚,但决不能松劲,否则我们绝对爬不到目的地。”走在队伍前的黄美良不断给大家鼓着劲。穿过四座幸存的隧道,摆在面前的岷江只能靠铁索飞渡了,但这吓不倒队员们,因为自从到达灾区后,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只身飞越湍急的江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