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发生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要求三亚市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千方百计加快救援;省安监部门联系有经验、有能力的铁路建设单位,帮助救援。要求三亚市、省交通厅采取一切措施抢救出被困人员,安监部门要把事故原因调查清楚。
救援行动更加有序,临时救援指挥部紧急成立,隧道顶部的塌方洞口找到,中铁三局的4名救援专家抵达现场。
经过一个晚上的奋战,救援人员抢运出土方4000立方,但由于隧道垮塌长度达到55米,且隧道内作业面积小,为了争取救援时间,必须想更多的办法。
救援指挥部、中铁三局的专家以及施工方对照隧道施工图纸,开始了第一次技术讨论会。
很快形成三个方案,分别是从隧道顶部纵向挖掘、隧道洞口横向挖掘和平行隧道侧面挖掘,三个方案同时进行,尽一切可能向被困人员接近。
在实施三套方案的同时,救援队伍还从水平和垂直两个角度同时往工人被困的地方打入钢管,以便与被困工人取得联系并送入食物。
为了及时、准确地发布新闻信息,三亚市委指定了新闻发言人,每隔两个小时发布一次最新救援情况。
在施工的同时,救援队伍也不断敲击钢管,每次都得到回应,这也给救援队伍增添了力量。从3米到20米,救援队伍用了不到4小时。
2009年6月5日下午16时,长沙路桥总工程师文均良带来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还有近10米就能到达被困工人所在地;坏消息是由于塌方呈漏斗形,越往下面积越小,因此挖掘的难度越大。
20时10分,救援队伍在挖掘土方的过程中碰上了未风化的岩石,比较坚硬,使得整个挖掘速度再次减慢。
与此同时,横向挖掘的方案由于一直有沙石滑落,进度缓慢,并且专家通过这个通道输送食物和水通过尝试后不可行,宣告失败。
方案必须再次调整,此时已是2009年6月5日晚23时,离事故发生已经有一天一夜了,工人们的信号逐渐减弱。
“必须要先打通一条生命保障通道”,给被困的8名工人送水、送食品和送信心,临时救援指挥部再次和专家达成一致。
为确保用最短时间打通生命保障通道,专家准备了两套方案,一套由三亚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实施,另一套备用的由海军驻琼部队实施。
两套方案都计划打通一条“生命孔”,放置一根直径为130毫米的钢管,这样可以将饮用水、牛奶,甚至盒饭输送进去,并且有望和被困工人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