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发后,深圳水务集团派出清污车、吸污车、铲车等大型工具车和十余名抢险人员,展开现场挖掘、抢修工作。多名工作人员手持管道探测仪、检测仪对周边铺设在绿化带底部的多段污水管道进行排查。
其间,很多人提及在当年4月15日中午12点,在距离该事发现场200米远处的南海大道辅道和玉泉路交界处,也发生了一起地陷事故。查阅“4·15”事发后次日的相关报道发现,水务集团抢修负责人判定塌陷原因是污水管破裂所致,导致水溢出冲刷周边泥土形成空洞,最终塌陷。当时参与事故采访的一位记者拿取钩机挖出断裂的部分管道残片,“看到混凝土水管管壁的钢筋密度非常低,管壁最薄处只有1厘米,而最厚位置仅2-3厘米,内壁被长期水流冲刷腐蚀坑坑洼洼。上述负责人对于出现这么薄的管道表示惊讶。”
地陷风险并非是一个部门的责任,涉及水务、轨道、交通、规土、住建、供电、燃气等方方面面。横岗“5·20”地面坍塌事故之后,2013年8月30日,深圳市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地面坍塌事故防范治理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提到成立深圳市地面坍塌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括市编办、发改委、财委、规划委、交委、住建局、水务局、城管局、应急办、轨道办、地质局、市地铁集团、水务集团、燃气集团等十余个部门及各区人民政府。随后,深圳市地质环境监测中心作为技术支撑单位挂牌成立,同时,还组建了一支由30多位专家组成的队伍。自此,深圳市地面坍塌防治体系基本形成。
通知还提出市、区发展改革和财政部门要连续三年安排地面坍塌防治工作专项资金,保障地面坍塌防治工作顺利推进。为此,政府拿出了24亿元专项资金,用三年时间整治地陷。
2013年6月,龙岗区政府组织专业单位对四联河5.19km暗涵段进行全面检测,共发现633处隐患点,平均每7米就有一处安全隐患存在,大多数集中于市政道路下方及工业厂区下方,沿线人流车辆较多,严重影响城区安全。
2013年11月至2015年2月,龙岗区对隐患最严重的四联河红棉三路至伟群厂段进行了修复,彻底消除了此段暗涵的坍塌隐患。
2014年5月,完成了四联河全线地面坍塌隐患治理及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设计施工整体招标工作,并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相关要求积极推动项目的前期工作。2015年10月26日,完成前期报建审批手续正式开工建设,预计工程2018年10月完工。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地面塌陷,本可以杜绝的殇,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