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她遇到过多位向她推销保健品的业务员,听到该保健品的功效正对自己身体的症状,她就会购买。
没钱的她甚至会借钱买保健品。买得多了,她还得了好多特殊贡献奖。她还是一家保健品公司的理事,只因为花6000多元买了该公司的产品。公司的人告诉她,等到公司上市,她就能持股,然后每年能分红。
所谓的“理事”其实就是核心会员,“公司上市”的承诺也是一年复一年,但张佩芳并不在意。倒是公司每年一次的免费旅游,她每次都去,一次去个几天,回家时又带回满满一袋保健品和小礼品。
家人说她买保健品已经“疯了”,她反驳说,现在身体没有大毛病,完全是吃保健品的功劳。
在她的保健品里,一些保健品查询不到产品批号,或是被夸大功效。
比如一盒近千元的桑黄参肽精片,销售员称可以缓解高血压、冠心病,记者在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上未能查到该产品的批号。另一款蓝莓提取物复合软胶囊,号称是治疗眼睛的进口保健品,同样查询不到批号信息。2017年,山东新亮律师事务所济南市民间老年人防诈骗维权中心的一份《老年人法律观念及维权意识现状调查报告》显示,老年人已成为诈骗的主要受害人群,受访者中32.6%的老年人曾遭遇过诈骗,其中,营养保健品诈骗和投资理财诈骗为主要诈骗形式。
有观点称老人容易被骗源于自身文化程度不高。新京报记者自2017年以来采访了多名受骗的老人,其年龄在55到85岁之间,文化程度大多比较高,有退休干部、教师等。
从各案例看,骗子一般利用老年人接受社会信息少、防骗意识低,同时爱贪图小便宜的特点,实施诈骗。比如先免费赠送米、面等小物品,熟络之后再将老人骗到店内高价购买纪念币、保健品等。
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陈绍建说,老人最怕的是寂寞和无用感,一旦感觉自己没用了,人生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所以才会想着投资理财,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想通过“投资”帮子女赚钱。但老人对一些新兴的投资理财并不是太懂,容易落入骗子的圈套。另外,步入老年后,身体各机能下降甚至出现问题,出于对死亡的恐惧,“生”的本能就会被激发。因此,当骗子以保健康为名向老人推销保健品时,老人会较轻易地相信。
在老人被骗的各个案例中,“闺女”“儿子”的身影频繁出镜。
他们与老人并无血缘关系,只是普通的推销员或业务员。新京报记者采访多位受骗老人发现,这些推销员通过口头亲切称呼甚至认干亲等方式,用长时间的“温情攻势”打动老人,有的推销员甚至直接管老人叫“爸”“妈”。
但他们只是视老人为“猎物”,在取得老人信任后继而行骗。
“如何获得老人信任”“研究老人的心理”也成为一些公司业务员的上岗培训课程。
新京报的记者此前在北京一家保健品公司暗访时,公司培训员工多次强调,要注意关爱老人。“到老人家里,提点水果,到了扫扫地,走的时候带上垃圾。等你要卖货的时候,他还好意思不买吗?”
员工很注意维护与老人的关系,白天上班时,他们会站在菜市场门口发礼品领取单。见到熟悉的老人,会上去热情地打招呼。有时还会对老人撒娇,“去一下吧,给我捧捧场。”
在之前,有一篇《骗子自述:我是怎么骗老人“心甘情愿”买保健品的》文章,则用大段篇幅讲述“如何获得老人信任”。
“我们一般不叫他们爷爷奶奶,是叫叔叔阿姨。因为这样显得他们更年轻……”文中这名曾经的保健品销售员说,为了研究顾客,每晚会召开长达5个小时的会议,四五个人琢磨一个老人,专门针对他们的性格、家庭以及收入状况进行分析,并且制定第二天的计划。计划内容包括确定和老人下一步的聊天话题,有时候会细致到,见面第一句话和老人说什么,老人作出不同情况的回应后,又该如何应答。
这名保健品销售员说,当一个老人成为顾客后,我每天有8个小时陪在老人身边,陪老人买菜、帮老人做饭。老人在家很孤独,天天去看他,每天给他送些水果,陪他聊天。老人都把销售员当成了亲孙子。老人家里断水断电,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孩子,而是销售员。晚上老人病了,陪老人去医院看病的,也不是他的孩子,而是销售员。
这名销售员回到老家后,发现奶奶被同行拉去购买保健品。“我劝她不要买,可奶奶不听,我最终没有坚持,显然,那个销售员对她足够好。”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盯上老人钱包的保健品,第一集,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