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防护监测设施失灵。工厂的防护监测设施差仅有套安全装置,由于管理不善,而未处于应急状态之中,事故发生后而不能启动。该厂没有像美国工厂那样的早期报警系统。也没有自动监测安全仪表。该厂的雇员缺乏必要的安全卫生教育,缺乏必要的自救、互救知识,灾难来临时又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保障,因此事故中雇员束手无策,只能四处逃命。
(4)管理混乱。工艺要求MIC储存温度应保持在0℃左右,而有人估计该厂610号储罐长期为20℃左右(因温度指示已拆除)。安全装置无人检查和维修,致使在事故中,燃烧塔完全不起作用,淋洗器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因随意拆除温度指示和报警装置,当1984年12月2日23时610号储罐开始泄漏时,未能起报警作用。
(5)人员技术素质差。1984年12月2日23时610号储罐突然升压向工长报告时,他却说不要紧,可见他对可能发生的异常反应缺乏认识。
公司管理人员对MC和光气的急性毒性简直到了无知的程度,他们经常对朋友说:“当光气泄漏时,用湿布将脸和嘴盖上,就没有什么危险了”。他们经常向市长说:“工厂一切事情都很正常,没有什么值得操心的。工厂很安全,非常安全。”甚至印度劳动部长也说“博帕尔工厂根本没有什么危险,永远不会发生什么事情。”
操作规程要求,MIC装置应配置专职安全员,3名监督员,2名检修员和12名操作员。关键岗位操作员要求大学毕业。而在1984年12月该装置无专职安全员,仅有1名负责装置安全责任者,1名监督员,1名检修者,操作员无1名大学毕业生,最高也只有高中学历。MC装置的负责人是刚从其他部门调入的。没有处理MIC紧急事故的经验。操作人员注意到MC储罐的压力突然上升,但没有找到压力上升的原因。为防止压力上升,设置了一个空储罐,但操作人员没有打开该储罐的阀门。清洗管道时,阀门附近没有插盲板,水流入MIC储罐后可能发生的后果操作员不知道。违章作业,MC储罐按规程实际储量不得超过容积的50%而610号实际储量超过70%。
(6)对MC急性中毒的抢救无知。MC可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因此用水可较容易地破坏其危害性,如用湿毛巾可吸收MC并使其失去活性,这一信息若向居民及时发布可免去很多的死亡和双目失明。
医疗当局和医务人员都不知道其抢救方法。当1984年12月5日美国联合碳化公司打来电话称可用硫代硫酸钠进行抢救时,该厂怕引起恐慌而没有公开这个信息。1984年12月7日、德国著名毒物专家带了5万支硫代硫酸钠来到印度的事故现场,说明该药抢救中毒病人很有效,但州政府持不同意见,要求专家离开博帕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