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时间和材料有限,医院的改动也不可能太大,只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三幢楼基本结构一样,这种情况下,考虑如何能够通过简单的改造把清洁区和污染区进行隔断,将患者和工作人员分别限定在各自的区域里。
作为中塞友好医院结构布局改造方案的主要设计者,秦恩强讲述了这次艰难的改造:
这实在是一套复杂的改造方案。方案一提出就产生了分歧,当时分歧的焦点在于是否要对医院进行这样的改造。卡努院长是外科医生,他没有充分地考虑传染病医院的设置要求,只是迫于日益严重的疫情压力,希望能够简化改造程序,使医院尽早开诊接收病人。而我们坚持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必要的改造程序一道都不能少。经过不断的讨论解释,卡努院长还是接受了我们的意见。
我们方案的主体部分是把第一幢楼改成污染区,第二幢楼作为缓冲区,不收治病人。当时赵彦博大使也提出了疑问,为什么第二栋楼不接收病人呢,这样改造下来,只有40张床位可用,数量有限,如果第二栋楼也接收病人,床位就会大大增加。赵彦博大使的意见是,缓冲区也可以用来收治病人。当时,我和李进队长一听就坚决不同意。理由是:如果这样做,整体设计的格局全乱了,从专业防控的角度来说非常危险,虽然表面上收治病人的数量增加了,但中塞医务人员感染风险加大了。经过几番商讨后,赵大使也最终同意了方案。
最终各方的意见达成一致,在驻塞使馆的积极协调下,北京城建集团、中土公司、河南国际公司等驻塞中资企业留守人员,开始了对中塞友好医院的改建。
很快,中资企业的工人进驻了,总算可以开工了,但是困难也一个接着一个地来了。首先就是进不去门,因为原来医院的人离开得匆忙,钥匙也没有留下,没有办法,施工的时候只能将有些门撬开。门算是进去了,可屋子里的灯是坏的。没有灯,晚上就无法施工,为赶进度只好拆东墙补西墙,把偏僻地方能亮的灯先卸下来,装到施工需要的地方。灯亮了,可改造医院需要的三合板、铝合金板还没着落。在塞拉利昂,这些东西都属于高档的进口产品,一是缺,买不到;二是贵,价格是国内的三倍以上。最后,在赵彦博大使的帮助下,动用了大使馆计划建车库的材料,北京住建总公司海外部也拿出了公司正在装修房子的材料。结果,有的隔墙是拼凑而成的,又是三合板,又是铝合金板。
改造完毕后,有的门需要重新上锁,可这又成了一个大难题。在疫情严重的塞拉利昂,买锁或是请锁匠来修理都不太容易,还是卡努院长动用了私人关系,才找来了锁匠。但是锁芯还是没有配齐,只能有什么用什么。结果,锁是东拼西凑的,有的门是暗锁,有的门是挂锁,有的是自行车的环形锁,有的干脆就用一根铁链子将门锁住。各式各样的锁倒成了一道奇观,不过总算是都上了锁。
那些天,各种困难也跟着接踵而至。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大国担当——中国人民解放军援塞医疗队抗击埃博拉疫情纪实,第7集,中国速度。今天先说到这,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我是百宁,明天咱们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