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传染病专家、三○二医院专家组组长陈菊梅认为,我国目前已基本建成相对完整的公共卫生体系和重大疫情防控与处置体系,能够应对各种烈性传染病重大疫情的防控与处置。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重大疫情预警与预测、海关监控、专业医疗卫生救治体系、中基层重大疫情处置软硬件平台等领域,尚存在诸多不完善、不健全、技术手段有限、硬件平台不足、专业队伍缺乏的短板。
自“非典”暴发以来,我国已经经历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手足口病、“甲流”等传染病疫情暴发。这些突发疫情也促使我国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中国共有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490家,卫生人员19.3万人,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2728个,初步构建起功能完善、反应迅速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100%的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98%的县级以上医疗机构、94%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了法定传染病实时网络直报,从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诊断后逐级报告的平均时间由直报前的5天缩短为4小时。但仍有许多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近年来,新发、突发传染病不断出现,不时牵动老百姓的神经,甚至造成畏惧和恐慌。对于传染病,尤其是新发、突发的传染病,容易引起大规模人群暴发、死亡率高的传染病,老百姓缺乏相关的科普知识,往往只重视疾病的可怕之处,忽略一般的常识性问题,缺乏明确的认知。因此,平时应对公众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科学普及,使其明白传染病的特点及规律。传染病是可以预防的,不接触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进行疫苗注射或预防服药等措施可以大大降低受传染病威胁的风险。因此应注重日常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相关部门应成立专门的科普宣传队伍,由各专业的专家进行宣讲,提高普通人的卫生知识水平。传染病一旦暴发,有效控制不但需要国家政府的支持,更需要临床、检验、防疫等方面专业队伍的参与。及时诊断患者、治愈患者能有效减少传染源,合理的防疫措施能有效减少新发传染病患者数量,因此平时国家应加强专业队伍建设,专业培训必不可少。缺乏专业培训,不注重学习是非常危险的,一旦发生大规模疫情,后果严重,不但影响经济发展,甚至也有可能引发民族灾难。一个善于学习、不断学习的国家及医疗卫生专业队伍可以有效应对各种传染病的威胁。因此医疗行政部门要加强投入,成立专门的继续教育和培训部门,培训专业人才,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传染病威胁,确保国家和人民平安。
疫情的暴发往往具有突然性、不确定性、不可预知性。怎么发生,发生规模多大,后果有多严重,早期不容易判断。因此早期发现疫情非常重要,相关专业队伍要保持足够的警惕性。疫情的发生和发现需要一整套完善的监测和报告网络以及对相关制度的落实。系统不完善、制度不落实可能延误重大疫情的早期发现和处置,后果严重。通过完善网络直报和抓制度落实,一旦发生严重的疫情,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能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各方联动,共同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保障医疗及时有效救治,防护器材满足供应,各种保障有序开展,有效应对疫情挑战。因此需不断完善疫情检测和直报的网络,加强疾病监测,信息共享,及时发现和防范疫情。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埃博拉病毒属于生物防护最高级别病毒,属四级。埃博拉也是潜在的具有极大威胁的生物武器,一旦用于战争,后果可想而知,可能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与发达国家先进的生物安全管理经验相比,我国在生物威胁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科技支撑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急需从战略规划研究、组织管理体制、科学技术研究、宣传教育培训等方面加强建设。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大国担当——中国人民解放军援塞医疗队抗击埃博拉疫情纪实,第50集——大国的思考!今天先说到这,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我是百宁,明天咱们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