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悲情舟曲35

2018-12-23 23:30-23:59 责编:郭彦伟

00:00 00:00

泥石流灾难使重灾区地段的许多幸存的生命不再拥有完整的家庭。灾难过后重建的不仅仅是安身的居所。不再完整的家庭角色完全失衡,各种亲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重组让人们重新彼此熟悉和适应着也悲伤着,孙子孙女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外公外婆得抚养外孙外孙女,无依无靠的孤儿投亲靠友……

灾后重建,当地政府一面鼓励灾民借房租房以缓解安置压力,一面又强行拆掉了许多好房,致使好多有家的人又失家。本不宽敞的生存空间越发狭小和拥挤了起来。

政府修建的两幢廉租楼里,失家彼此熟悉的人们组建了新的家庭。有的父亲带着女儿,有的母亲带着儿子,有的爷爷带着孙女,有的奶奶带着孙子,他们被两家一组两家一组地安排到了一个三室一厅的屋内,孤寡老人也被穿插安置,日子搭起了伴,孩子成了共同的孩子,老人成了共同的老人。

一位朋友说,居家过日子时,正常的小家庭,臭袜子和脏衣服有时会堆满沙发,夫妻间难免天天为家务类琐事而争吵甚至扭打,却来去自由,心无生疏感。新组建的家庭,满屋子的谦和,大人们争着拖地争着倒垃圾,心里却满是压抑,新组建的家让人们大多心生别扭。廉租楼下“院落新闻”天天不重复,人们兴奋又悲伤更茫然,日复一日,最深的感受是新家庭缺少亲情维系的温馨和慵懒的和谐。

社会是人的组合,历史就是人生。失去亲人,是悲惨的剧痛,重建则是深深的隐痛。灾难埋葬的不仅是家的躯壳,还有家的历史和灵魂,流血的家需要弥补,受伤的心灵需要爱抚更需要体贴。日子在各种冲突中艰难孕育着明天。单身的男人女人,填过了一张又一张的表格,悲情与思念让许多人十分渴望一间能安放一张床和一张餐桌、一把椅子的房屋。

曾听说,一个30多岁的女人失去了丈夫和孩子,起初选择了一个失去妻儿和家室的公务员。不惑之年的公务员与幸存的女儿相依为命,有时两人会因孩子的调教而产生分歧,女人发现男人不能像她希望的一样时时刻刻关心爱护她,总在心中要将他与原来的爱人作比较,越比越失望,越比越伤心。后来有一次和朋友到歌厅唱歌解愁,与另一个被泥石流夺去妻儿生命的教师相识,一来二往两人都觉得很有共同语言,教师租有民居一套,仔细权衡后,女人义无反顾离开廉租房的公务员,把自己和行李一同安置进了教师的民居。

还听说,一位年轻妈妈和自己的两个孩子与一个失去妻儿的男人组建了新家。可是,日子并非天天能将毛病缺点隐藏,本已受伤的心脆弱得经不起丁点情感霜寒,随着时间的推移,女人发现新丈夫并不像以前的爱人那样任她撒娇发嗲或任性的霸道,也许男人更怀念自己的妻儿,也许他生来就是那样的脾性,他对女人吆三喝四。离也不是,走又不能,女人说她真怀疑日子能否过下去……

还有,为了全面贯彻灾后重建的整体规划,涉及征用土地和居民搬迁,被征收拆除民房的主人,不愿失去自己简陋的小院落,更不愿抛却一贯饲养的家禽和牲口而去住高楼。重建启动,受灾的、安居的、善良的阴暗的、集体的个人的、本土的外来的……表面上看去,舟曲在重建中显得热火朝天,实际却在错综复杂的秩序里演绎着一些不和谐,需要彼此理解和支持。

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泥石流灾难让舟曲数千人以生命向大自然支付了破坏生态的残酷利息,为活人换取了一个充满悲情的未来。受灾的人们和遇难者的亲属,有些选择了离开那片山大沟深相对闭塞却遍布乡土清香的土地,他们将远离祖先的攻墓和根基,远离小城的传统和朴素,在兰州秦王川面临高楼大厦,去承受充满现代欲望的嘈杂……

2010年8月12日开始,援助帐篷运到舟曲,政府发放帐篷,受灾的人们踩着稀泥,爬上山坡,艰难地将一顶顶帐篷支起在能支起的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