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当时整个村子都是战争时的临时医院?
对,是野战医院,有的是在救治当中,有的是从前线抬下来的过程当中牺牲了,牺牲了之后就地埋在了赵王河,就在赵王河边上挖了两条大沟,就地埋下了,咱现在站的那个位置就是在赵王河畔,也就是埋葬烈士的地方。
解说:2014年3月,张景宪应邀来到部队,在军史馆里他终于看到了找寻多年的花名册。
记者:那看到这个花名册的反应是什么样的?
看到这个花名册之后太激动了,就是没法形容,感觉到这么多年的付出。
记者:就感觉能找到家了?
可算是给烈士找到家了,得到这个名册的时候,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我也感觉到太兴奋了。
记者:当时有多少明确战士?
从中提炼出来之后,就是说94名菏泽战役当中能够有家庭地址记载的,这是部队给我们提供的94名,其中这94名当中有86名地址是非常详细,一直到行政村,到现在的村庄,这中间又有八位好像是,就是光到县不到乡镇不到村庄。墙上这些烈士名单总共两个展板上边,总共是94位。
记者:这是能确认的?
能确认的,其中有八位不能确认,地址不全,有86位的详细地址。
记者:等于说是当时登记的参军入伍的时候那个地址。
对,72年前的。
解说:这份名册中写到,宫建厚,华野第八纵队23师67团二营五连副排长,山东省蒙阴县坦埠区朱夏村,1945年1月入伍,29岁,1947年12月牺牲于菏泽南关,一名烈士生命的最后旅程被浓缩在密密麻麻的表格里,名单上的94位烈士牺牲时最年轻的17岁,最年长的40岁,平均年龄约24岁,无名烈士不再无人知晓,可如何找到烈士的家人?张景宪想到了写信方式。
记者:你信里面内容大致的写法是什么呢?
大致写就是说,首先我先介绍一下为啥他是个烈士?因为他在菏泽战役当中牺牲了,牺牲了之后埋在了我们张和庄,这中间又给这些收到信的人,甚至这些信件收不到,大家能打开看这封信的时候,给他提供了一个指导的方向,要想找到这些烈士必须得找到80岁年龄段的这些老人才能打听到烈士的有关细节,同时也希望收到信的热心人士通过支部书记来给查找,因为每一个支部书记他都有了解这个社区,了解村庄的老年人。
记者:但是这封信我听您讲大致的内容,并没有太多具体的线索。
没有,信里的内容没有直接线索,就是说烈士牺牲的年龄,时间,埋葬地,就是说是提供给找烈士的年龄段。
解说:这样的一封信发给谁呢?只能是发给烈士自己,于是张景宪在信封上用大字号标明收信人是烈士,落款是烈士陵园的详细地址,并附上了自己的手机号,86封迟到近七十年的家书从张和庄烈士陵园发往全国各地。
记者:这86封信第一批寄出去之后,反馈如何?
基本上都退回来了,没有任何信息。
记者:退回来的理由都是什么呢?
查无此地址,还有甚至查无此人,基本上都是这样一个。
记者:那是很失望的。
那是太失望了,失望归失望,我寄出来的是一种希望,但是退回来的是失望,只有在失望当中再往外寄信才有希望。
解说:2017年清明节,魏原齐来到张和庄烈士陵园探望他的昔日战友,和魏原齐同一天来扫墓的还有宫德颖,他带来了家乡蒙阴的特产烧饼和祭品,在无名烈士碑下宫建厚的阴魂终于找到了归处。
我从这里带回他的土,把它放在俺父亲陵墓旁边,我和俺父亲说俺二大爷找到家了。
记者:这里陵园里面的土?
这里的,就是陵园里的,跟爸爸说,俺二大爷就放在你这个旁边,做个伴。
记者:算是兄弟相聚了。
对,总的来说就了了一桩心愿。
解说:86名烈士中,包括王德建找到的三名在内,目前能够完全得到确认的只有11位,六年里张景宪已经从陵园寄出上千封信,西到贵州,南下浙江广东,北上山西,除了偶尔一些有价值的线索,收到更多的仍然是退信。
记者:这些信都是这么多年退回来的?
一部分,2016年跟2019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