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芦山地震灾区重建一线实录27

2019-05-01 23:30-23:59 责编:张泽昕

00:00 00:00

 

2014年1月29日 星期三 多云

早上九点,芦山县体育馆安置点,李晓景和刘洋把一张桌子抬到安置点入口处,与已经摆好的另一张桌子拼接在一起。旋即,相视一笑,两个人再次转身,去搬另一张桌子。他们身后,几百面印有灯谜的彩色小旗成排成行地悬挂空中,“体育馆安置小区迎春游园活动”的横幅格外惹眼。

游园活动现场昨天已经准备就绪。印制张贴海报,挑选采购奖品,这些准备工作几天前就已完成。

游园活动要下午2点才开始。眼下他们忙的,是上午10点组织书法家为小区居民写春联、送春联的事。

从昨天到今天,小区广播里已多次播放有关送春联活动的通知。担心有的居民因事外出没听到,9:30,李晓景再次叫人挨门逐户上门宣传。

不用介绍,安置点居民都知道李晓景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援助芦山工作站的站长。从入驻安置点以来,李晓景和他的团队已经和居民们彻底打成了一片。拍全家福,开茶话会,开通小区广播“点歌台”,开展中秋、元旦文艺演出,李晓景他们给安置点居民的印象是:不消停,不简单。

正因如此,大伙都知道,李晓景有一个雅号叫“小胖”。他的9个队员都这么叫他,久而久之,他成了整个安置点的小胖。

大伙不知道的是,以上这些,对于小胖和他的团队来讲,只是“副业”。

主业听起来很专业:骨干教师心理健康培训。换言之,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利用专业优势,对芦山县在职教师进行心理学方面的骨干培训,通过骨干,辐射全县。

培训班已经办了4期,每期培训80人。除此之外,高年级班级开设了心理辅导课程,执教鞭者正是李晓景和他的团员。

2013年4月23日,震后第一课在龙门乡隆兴中心校举行。李晓景让同学们画出曾经的家园,却发现一个女孩画的除了圆圈,还是圆圈。

进一步的调查发现,这是一个留守儿童,平时由爷爷带着,爷爷同孙女交流的方式,非打即骂。女孩因此自闭,言行举止遇异于同龄的孩子。

还有一个学生,“512”时受到惊吓,做了3年恶梦。情况刚刚有所转,地震再袭,旧“病”复发。

针对两个孩子制订的个性化辅导方案实施后先后见到了效果。这让一开始对这项工作并不理解的学校和老师发生了改变,工作站越来越受欢迎,团员们的任务随之越来越重。

这正是小胖乐于看到的局面。小胖从2008年开始从事志愿服务工作,从北川到芦山,和灾区人民在一起,他的脚下每一步都走得坚定有力。

这个春节,小胖团队的刘洋将在芦山度过。

一晃半年过去了,“六一”儿童节那天的一件小事,刘洋至今念念不忘。当时,工作站还设在杨家坝安置小区,在团员们牵头为小朋友们张罗的联欢会上,一个由小朋友自编自演的《幸福的脸》的小节目,让刘洋禁不住泪流满面。那是震后,刘洋见过的孩子们最为开心的时刻,他感觉,那一刻,自己心中的幸福,都映照在孩子们脸上。

也因此,在芦山过年,与灾区孩子在一起,他说这个年将过得格外有意义。

和刘洋一样,朱尊财也要留在芦山过年。

朱尊财所在的成都市义工联合会芦山办公室,是小胖团队的“兄弟部队”与小胖他们的兵强马壮不同,朱尊财属于单兵作战一整个芦山,他的组织只有他一个人。

这并不妨碍他留在芦山工作,留在芦山过年。支撑他的,是一句不知什么时候“捡”到的话:你越孤僻,你越黑暗。

来芦山工作后,朱尊财发现,受传统影响也受地震影响,一些受灾群众性格内向孤僻,即使同住在一个小区,人与人之间也少有交往。他说,长此以往,他们很难走出地震带来的阴影。

朱尊财想尽一切办法,希望打开那一扇囚禁黑暗的门。办法之一便是和小胖他们联合作战。难怪,今天在小胖的“阵地”上,我看到了他的身影。

实际上,今天的活动现场“新兵”不少。家住小区内的郝立雪就是其中之一。寒假里,小胖团队组织发动回乡大学生成立志愿服务队,为社区需要帮助的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小郝和另外8人一起,报名当了“民兵”。

是爸爸动员她入的伙,爸爸说,跟好人学好人,好人就在身边,和他们一起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