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提高警惕意识 谨防电信诈骗

2019-10-22 11:00-12:00 责编:母晨静

00:00 00:00

 

进入我们今天的第一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微信每个月有10.82亿用户保持活跃,每天有450亿次信息发送出去,其中既有文字信息也有语音信息,但是您想过没有?语音信息当中的声音也许不是来自正在跟您聊天的用户,最近有多家媒体关注利用微信语音包进行诈骗的案例,一些骗子盗取微信号之后发送借钱的语音,受害人听到声音差不多的信息就信以为真了,那么转账汇款最终导致被骗,记者调查发现这些语音在很多平台上都有销售,十块钱就可以买到基础的一千多条语音包,花上三十块钱就可以获得每日更新的语音包,从日常聊天到唱歌,语音包里的素材可以说是应有尽有,那么我们如何防范这类诈骗呢?先来听央广记者周一凡的报道。

记者:声音甜美的小姐姐在公司上班,经常加班,会每天告诉你自己的行踪,关心你有没有吃饭?有时候她还会通过微信语音发来自己唱的歌。在聊天一段时间后她可能会跟你说快要还信用卡了,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如果只是文字聊天,那么你无法判断对方的真实身份,而微信语音只能是该账号用户按住说话键及时说话才能发送,在一些用户看来能够通过语音聊天是真实的象征,实际上如今只要花十几块钱购买一个语音包安装之后,语音包通过篡改微信程序就可以让用户发送录制好的录音文件,也就是说哪怕你收到了语音,也不能代表对方是真实的,江苏南京江南分局岔路派出所昨天向中国之声介绍了这样一个案例,近日该局接到报警,10月13号陈先生微信收到熟人王某发来的语音,陈先生听到是朋友的声音没多想,转了五千元过去,之后王某又问陈先生能不能再借九千元?陈先生把自己还剩四百元的截图发给王某,王某说四百也行,四百也转给我吧,陈先生才起了疑心,但此时他的微信已经被王某拉黑。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据媒体报道2018年河北石家庄的董女士收到父亲的微信留言,称在超市买东西没有带钱要求转账,收到父亲回复的董女士转账过去,回家后才发现父亲根本没去过超市,更没有通过微信要求她转账,那么这些相似语音或持续聊天的语音文件是如何发送的?互联网从业者ios应用逆向工程专家说,微信本身并没有开放该项功能。

这个微信语音的原理大概是第一步把你对着手机麦克风说的话保存成一个录音文件,第二步再把这个文件发送出去,出于对用户隐私的保护,微信是不关心你说了什么的,所以这个录音文件的内容它是不检查的,只要这个文件符合微信要求的那个录音格式,微信就会把这个录音文件发出去,所以理论上微信可以发送任意内容的录音文件。

记者:问题主要就出在这一步。

这就是说在原版的微信中,这个发出去的录音文件它只能是来自用户本人对着手机麦克风说话的声音,不能来自其他渠道,但是有些卖家他就可以找一些来篡改这部分功能,生成一个新的微信文件,这个时候的微信就跟原版的微信不一样了,他篡改过的微信就可以选择录音文件的来源,不局限于用户对着麦克风说的那个话了。

记者:记者在淘宝,QQ群搜索这样的语音包十块钱到三十块钱就能买到,十块钱的基础语音包包含一千条常用语音,三十块钱则可以买到一个每日更新的语音包,甚至还可以跟商家单独定制语音内容,记者随机购买了一个商户的商品,对方发来一个激活码,语音包下载地址,软件下载地址。

下载好了软件会出现这个图标,语音MM,然后找到手机设置的权限,把这个软件权限都打开一下,再从权限里找到悬浮窗设置,把软件的悬浮窗开启一下,然后进去软件有个语音管理,下面有个导入本地音,你找到你下载的语音包,然后点击添加。

记者:此时再回到微信就会出现一个叫语音MM软件的悬浮窗,语音文件以文字形式显示,按住想发送的语音文件内容,屏幕上会出现语音已准备,请录制,再按下微信的语音输入键即自动写入语音包中,任意录音,不论使用者的性别年龄口音都可以发出以下录音。此类语音包同样可以使用在QQ及各种游戏平台,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亚太网络法律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刘德良表示,利用语音包骗取财物的行为构成诈骗。

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然后虚构事实,让受害人相信来自觉交出财物,从而实现这个诈骗的目的,所以从这种意义上来讲通过语音包来模仿他人的声音达到诈骗目的,这是一种方式。

记者: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平台无法针对一对一的通信内容进行审查,刘德良说目前更多的是对可疑账户进行封堵。

在一对一的通讯过程当中微信或者QQ平台是不应该进行监管的,因为通讯秘密是一种宪法规定的自由,除非这里面的受害人举办了某个嫌疑人利用微信或者QQ语音包来进行诈骗,这种情况下微信或QQ的运营平台有义务来对这个嫌疑人的账号进行封堵。

记者:今年6月,微信安全中心发布关于打击微信营销外挂的公告,10月微信团队表示外挂软件不仅破坏了微信平台的生态平衡和正常运营,还为恶意营销行为提供了便利条件,针对使用微信外挂软件的现象,微信团队一直在加强打击,近期也进行了专项清理,在技术上这是一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博弈,在网络黑灰产业链中一些行为的认定还不够明确,特别是一些游走在法律边缘的灰色产业对平台和监管部门来说都是治理难点,恐怕只有当违法成本大于获利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互联网灰黑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