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最后46天北京PM2.5浓度比2014年同期高75.9%

2016-01-07 14:47 来源:中国环境报


  提前预警迅速响应
  重污染天气检验能力
  2015年入冬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出现了三次大范围重污染天气。2015年11月15日到12月31日,北京市PM2.5浓度比2014年同期上升高达75.9%,造成PM2.5全年改善比例损失15.5个百分点。
  三次雾霾中,2015年11月26日至12月1日污染程度最重,北京发布了橙色而非红色预警,遭到广泛质疑。12月5日至12月14日的重污染天气,北京市首次发布红色预警,但是因为通知时间晚等原因略显仓促。
  在前两次应对基础上,面对2015年12月18日至24日的重污染天气,环境保护部和北京市各级政府在应急响应上更加有序。
  2015年12月18日,环境保护部紧急向12个省级人民政府印发预警通知,要求启动应急响应,最大程度减轻污染危害。自12月18日起,环境保护部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连续5天召开会议,每天调度各地应对情况。截至12月24日,全国共有15个城市先后启动重污染天气红色预警,预警级别和范围均超以往。
  在及时调度、干预地方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的同时,环境保护部还积极开展现场督查。仅2015年12月18日至12月24日这次重污染天气过程,环境保护部就派出14个督查组赴相关地区开展督查。12月19日至12月23日,各级环保部门共出动2.7万人(次),现场检查企业2.2万余家(次)。
  同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还启动了区域联合应急机制,加强重污染天气信息共享、预报会商和联动响应,切实提高了区域应急效果。
  理顺工作机制,提前预报预警,开展现场督查,实施联防联控……环境保护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在一次次考验中逐步改进。
  加强法制建设,落实政府责任;加大治理力度,减少污染排放,2015年,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的大气环境管理制度正在建立。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年,也是新《大气污染防治法》开始实施的一年,环境保护部将继续把切实改善环境质量作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强化考核、落实责任、促进协作。

责编:张泽昕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