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5 09:38 来源:广州日报
民间分辨方法不可靠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大型真菌专家李泰辉多次呼吁广大市民不要随意采食野生蘑菇。
李泰辉表示,部分毒菌与食用菌在普通特征上并没有明显区别,至今也仍未找到快速、可靠的鉴别方法,因此,普通市民是无法凭借肉眼来辨别在野外采摘的蘑菇是否有毒的。目前,在网上或者民间,都流传着许多“识别毒蘑菇”的不可靠的方法,也正是这些“方法”,导致群众误食毒菇。
提醒一:野生蘑菇不能采食
邓旺秋介绍,广东地区蘑菇中毒事件多由采食野生蘑菇引起。粗略统计,近年来仅在广州白云山上采食野生蘑菇引起中毒的案例就超过5起。
邓旺秋说,野外采菇者,90%是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在家乡有采摘蘑菇的习惯,到了广州后,看到一些外形相似的菌种,认为可以食用,结果引发中毒。”
提醒二:慎买混杂野生菇
暑假即将到来,不少市民到云南等菌类品种丰富的省份旅游时,喜欢在路边购买一些散装的、混杂型野生菇回家煮食,也曾发生过因此引发蘑菇中毒的案例。邓旺秋提醒,购买野生菌类时最好买包装中只有单一品种的著名食用菌“纯品”,如果购买“杂品”,有毒菇夹杂其中的几率就会提高。
提醒三:餐馆点菜要小心
微生物研究所接触的其中一个案例,是在餐馆吃饭时发生的。当时有客人在某餐馆二楼点“野生牛肝菌片”,没想到也引起食物中毒。
研究人员称,野生牛肝菌种类多且非常复杂,是否有毒很难从肉眼上辨认,因此在餐馆点该菜也存在一定风险。
提醒四:自家花圃菌类别吃
一些市民的自家花圃中,也长出了小蘑菇。邓旺秋提醒,这样的菌类不能吃,几年前,广州就出现过市民在自家花圃中采摘白色蘑菇食用,继而引发中毒的事件。
特别提醒:一旦误食毒菇,要立即采取催吐处理,并及时到正规医院救治。在救治此类案例上,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经验较为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