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第一访谈:交通工程与我们的生活

2016-07-17 11:00-12:00 责编:曹梦雨

00:00 00:00

 

梁康之:我们现在做的,我们现在做的规划就是说,应该说一个小城市,但是它是一个大城市中间的一个点,它是在地铁站的,我们叫四分之三英里这么一个范围内,大概是1.1到1.2公里,就是这么一个半径范围之内,我们认为1.1到1.2公里是人行走的最佳距离,就是最大距离,再大他就累了,围绕这个来做所有的小点的城市,高密度发展。这样就是说,最后一公里同样存在问题,最后一公里,因为人的出行首先离不开步行,他必须从走路,或者是无论是骑自行车也好,坐公交也好,然后再走路,这个走路的距离是要考虑在这个城市规划里面的,这个是城市规划包括交通规划,应该它是保证这个走路的范围是在它许可,就是它能承受的范围,这些就是说,我们说1.1公里1.2公里,然后它可以去公共交通,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这个点里面,他就走到他的办公室了,然后又走到他的中午吃饭的地方,然后在这个循环里走到家,走到买些东西的地方,然后走到家,这是最理想状态。

主持人:其实之前在采访嘉宾,包括近几年的一个变化,有一个特别大的感触,就是之前我们在谈这些问题的时候,嘉宾经常会用到一个词就是理论上,就是理论上他从这走到这需要30分钟,但是现在您用的词更多的是相对人性化的,比如说理想状态,或者说一个人最佳承受的。所以也是看到了规划行业一个,怎么说呢,向着人的需求发展这样的一个必要的趋势,我相信其实在规划的过程当中,更多的也是考量人生活质量的一个提高的问题。

梁康之:这个人生活质量,现在我们提出来的我们在这个规划书里现在做的,要让50%的人从开车上解放出来,就是原来比如说我们预计有100人在开车上班,让他有希望在我们规划里面,有50个人他不开车,这是最佳的,不能说最佳也是这么做的。刚才讲就是说理论状况,我们能走1公里啊,但是我们从规划里面,从道路设计上面,我们就把这个行人的道路让他走得最短,这就是说,比如你从家要穿过你们家大院的院墙的时候,那你应该是,不应该让他和汽车走一样的路,让他最好能走到最短的距离。

主持人:是,您刚才也提到了,之前这个规划当中又专门加了自行车道和行人的道,其实在北京如果走的话,特别是像春季和冬季,如果说雾霾天特别严重的话,其实走在公路上来穿行是比较痛苦的,500米的距离不算长,但是如果说是跟一些渣土车或者是大货车相并肩而行的话,其实还是蛮痛苦的。刚才咱们提到了一个话题,就是让大家从开车上解放出来,北京最近也有一个新的热点话题,就是拥堵费到底要不要收。其实注意到在上个世纪末,美国其实也经历过一个比较大规模的交通拥堵的情况,当时是投入了巨资来扶持公共交通,但是最后的成效您认为收效怎么样?

梁康之:各个城市不一样,比如纽约,纽约一直是以公交为基础的,它有它地铁系统,所以纽约基本上如果你进入曼哈顿的话,还是靠的是公共交通,但是你到了华盛顿,相对来说华盛顿是公交几个大城市比较差的,为什么比较差呢?也很难说,华盛顿也有个地铁系统,但是最近几年老这个事故频发,现在是在大修的一个状态,这个可能跟美国的这个人的本身人的出行,它的特点有关系,因为美国人希望住的比较分散,它相对来说铺的面比较大,它用公交来说呢,很难把大家都能垄在一起去坐公交,所以我们一般,我们开行的公交都是上午,方向是朝向地铁站的,下午是从地铁站开出去,然后把大家汇在地铁站,然后坐地铁进入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