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邮电局郊外站7个员工苦战几昼夜,将郊区至市区的电话线路接通。长途汽车站经过七天七夜奋战,开出通往北京和四郊县的客运班车,唐山人民印刷厂从瓦砾中扒出印刷机,拣出一个个铅字,8月3日印出“唐山地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紧急通知”。唐山综合食品厂工人奋战昼夜,在废墟中挖出发电机、和面机,炼炉,生产出第一炉“抗震面包”,分送到医疗队,陈群和其他医生每人吃到半个。
当地赤脚医生在抢险救难中发挥不可忽略的作用。他们用简易有效的急救措施,及时抢救动脉出血、呼吸窒息的重危病人,用小茶壶里装肥皂水,给截瘫病人疏通大便,把抽去导芯的电线替代导尿管,给病人放尿,还以土草方治疗病人。有个名叫吴玉茹的赤脚医生,当时她不顾自己母亲压在楼板下,首先想到生产队长出差在外,一家五口在家,急奔到他家里,救出一家老小;刚转身,又发现两个受压的孩子呼吸困难,赶紧为他们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前后救了七条命,但自己的母亲终因抢救过迟而身亡。她擦干眼泪没有停留,背起药箱,又投人到抢险救灾中。
7月31日,地震发生后第三天,有一个孕妇来到陈群医疗队驻地帐篷前,说她要临产了,要求帮帮她。陈群和同事们是专做胸腔手术的,接生孩子是妇产科医生的事,再听说她有过产后大出血病史,医生们就犹豫了,但到哪里去找妇产科医生?产妇已阵阵腹痛,显然情况已很紧急了,医疗队几个医生商量后,决定克服困难,尽最大努力,让灾区新一代安全出生。陈群苦苦回想起做实习医生时接生的经历,给产妇做了产前检查,包括子宫收缩状况和胎心、胎动、胎位等情况,还安慰产妇,做好分娩心理准备。8月1日上午,在唐山帐篷里,在大家的努力下,医生们顺利地为这个女工分娩接生了。孩子一落地,脚下大地又强烈地震动了一下,孩子“哇”地一声哭声,穿透了帐篷内紧张、阴霾的空气,一扫几天来笼罩在唐山大地灾难的悲恸。每个人脸上浮现出久违的喜悦,遭受撕心裂肺阵痛的母亲流出了幸福的泪水。
医生们给孩子取名“震生”。产妇没奶,队员们用注射器抽满高渗葡萄糖液,白天隔2小时喂一次,晚间每隔3小时一次。几个年长的护士用大的纱布垫上棉花,做了一个“蜡烛包",紧紧地裹住婴儿。为了给产妇找营养品,医生们到河北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去申请食品,得到他们的帮助,送来了鸡蛋、卷子面、奶粉。吃了几天压缩饼干的医生们多么羡慕这些食品,但没有一个人动用,全部归产妇补充营养,还为她做饭熬糖递水送汤。分娩三天后,这位产妇的丈夫赶到,看见安全无恙的母女俩,激动得嘴角颤抖,说不出一句话,热泪满面。
据了解,当时救灾医疗队共接生了37个孩子,有的医生跪在地上接生,羊水、血水溅满一身,这些孩子的名字大同小异:震生、抗震、震红、海生、海唐等,一个个名字记载着中国唐山那惊天动地的历史性一刻。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继续讲述纪念唐山大地震出版的系列图书,金大陆编著的唐山大地震救援口述回忆录,第十八集,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希望所有的人远离灾难,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