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行动期。这个阶段发生在灾难之前、灾难发生的同时,以及灾难发生之后。在急救医疗站、提供餐饮的地点、在遗体旁边,紧急事件处理中心、指挥中心等等。这些地方通常都有救援者积极的活动,同时,也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很多挫折来自于恶劣的环境,例如,缺乏设备、通讯中断等。救援人员辛苦地、英雄式地工作,常常忽略了自己的疲惫和受伤。地震救援往往持续一天、二天或者更长的时间,如果休息、食物、睡眠和压力处理的需要被忽略,救援人员就可能会发生体力耗竭的状况。
对于救援人员的心理恢复,还需要一个长期复原期,这个复原活动的设计,是要让他们的生活回到正常轨道,或者提高原先的心理卫生水平。方法主要包括主动接触他人、咨询和教育、个别和团体的心理辅导等。从长期来说,心理卫生复原服务会持续到灾难后的第一个周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行。
如果与幸存者接触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对灾难的情绪冲击会格外强烈。有些救援人员甚至会把其他人的悲伤当做自己的悲伤,把其他人的痛苦当做是自己的痛苦,久久不能忘记,不能放下。充满挫折感。对救援人员来说,持续地沉浸在幸存者失落和悲伤的故事中,他们自己也是很痛苦的。
四、降温期。这个阶段包含由灾难的救援结束后,一直到救援人员回到自己正常的生活当中。如果救援人员在救援行动的时候压抑和否认了自己的感受,不断告诉自己,这些是别人的痛苦,我不觉得痛苦,事后才发现,其实自己无法欺骗自己,每个人在现场都会感同身受,都有一份特别的心,这个时候,事后才开始回忆当初救援时看到的,想到的,很多记忆逐渐浮现,这将是一个非常难熬的阶段。这些种种的心理压力,让一些救援人员对周围环境茫然、愤怒、焦虑、抑郁,以及心动过速、出汗、面色潮红、身体震颤等等。经常做梦,梦中的情节都是灾难中遇到的一些伤害的噩梦,控制不住地会想一些悲伤的救援经历,经常出现错觉和幻觉,难以入睡或者容易惊醒;虽然极力不去想有关救援中不愿意见到的事,但是,却经常想起。这个时候,就都需要心理疏导了。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汶川记忆,应急心理救灾纪实,第26集,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