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江西萍乡湘东区“11.27”溶洞救援纪实1

2017-12-21 23:30-23:59 责编:张凌

00:00 00:00
 
溶洞内又窄又低,一些地方仅能容1人匍匐通过,很多部位只能用膝盖跪着行走;救援路途长,10处坑池阻碍前行;洞内无信号、无照明……这样复杂的溶洞环境,让救援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然而,在“11.27”溶洞救援中,作为主战和首战力量的湘东区公安消防大队官兵先后十次深入溶洞深处展开救援。
全体官兵攻坚克难开展了一场救援接力,尤其是在29日的最后决战攻坚阶段,大队官兵组成攻坚组进洞搜救,最终带领最后5名被困人员走出洞口,重见天日。
他们用生命拓展生命,用希望延伸希望,用“不抛弃、不放弃”的红门誓言,创造了生命奇迹,8名被困人员全部获救,均生命体征完好,没有受伤。
当这场扣人心弦的溶洞事故救援工作结束,翘首以盼的被困人员家属当场喜极而泣,互相拥抱,现场围观群人群自发响起了热烈掌声和欢呼声。市、区两级领导纷纷为包括大队官兵在内的救援力量不畏艰险、持续作战的优良作风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点赞。
2017年11月27日04时17分,江西省萍乡市公安消防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11月26日上午10:30左右,8名人员在进入湘东区荷尧镇一未开发的地下溶洞进行勘查时被困后失联,生死不明。
接到救援指令后,江西萍乡湘东区公安消防大队由大队教导员刘威带领2辆消防车、12名官兵赶赴现场进行救援。到场,湘东区公安消防大队峡山口路中队指导员刘超立即带领2人救援小组进行第一次搜救。这是进洞搜救的首批力量,刘超3人进入溶洞后侦察洞内情况,并率先实施救援。
萍乡市公安消防支队支队长邹丰、政委李长春、参谋长叶斌率全勤指挥部遂行出动,并调派其他增援力量赶赴湘东区实施救援。
刘超带领的救援小组救援小分队进洞后侦察发现,整个溶洞长约2公里,洞内地质结构非常复杂,里面地势不仅高低不平,而且头上、脚下遍布自然生成的钟乳石,洞内有10个坑池,多数坑池都有积水,必须抽干水后才能通行。最困难的是,洞内又窄又低,一些地方仅能容1人匍匐通过,很多部位只能用膝盖跪着行走。越是往溶洞深处搜救,洞内积水就越深,许多地方积水都到了胸口,前进道路一度被封死,无法继续前行搜寻。
整个线路上有10个低洼地段形成的积水池,必须抽干水后才能通行,且内部照明欠缺、通讯不畅,救援人员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进入便意味着失联。
由于当时没有任何其它物资保障,且大家对洞内地形都不熟悉,前方情况不明,只能一边摸索一边前进。就这样,一直摸索着往前探路,行进了大约400米的时候,一个深水坑挡住了去路。
在那里,刘超持续喊话、敲击岩石,试图与被困人员取得联系。但没有得到任何回复。因为担心后方为他们的安危担忧,于是,8时46分,他率救援小组返回,向指挥中心报告情况,为后续救援工作提供重要信息。这一次,他们在洞里的时间约3个半小时。
经过3个多小时的艰难勘察,救援小分队基本摸清了溶洞前段部分的地形概貌,为随后的协同作战、科学施救奠定了基础。
溶洞内路途远、无信号、无照明,水池阻碍无法前行等等成为救援工作的难点。这样的溶洞环境,让救援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根据救援小分队提供的这一情况,总指挥部当即组织公安、消防、矿山救援、供电等部门专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了科学的救援方案,决定采取接力排水、架设电缆和通讯设备、输送物资等方式进行抢险救援。现场作战指挥部迅速成立了以消防、矿山救护、供电部门为成员的搜救突击队。湘东区公安消防大队以及其他大中队组成9支救援分队,负责实施人员搜救、运送电缆、布设通讯电话、运送水带和抽水泵等急难险重工作;矿山救援队、电信公司、湘东供电局全力参与人员搜救工作。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大援救随即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