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全世界因赤潮毒素的贝类中毒事件约300多起,死亡300多人。此外,赤潮生物大量死亡后,其尸骸分解过程中要大量消耗海水中的溶解氧,造成缺氧环境,室息大量鱼、虾、蟹、贝,从而直接威胁其他海洋生物的生存,破坏海洋养殖业。
赤潮和水华常使贝类毒化或引起鱼贝类及家畜死亡。据报道,南非、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曾发生过藻类中毒,受害的有马、牛、绵羊、猪、狗、火鸡等。鱼食入蓝绿藻后无害,但动物食后具有很大毒性。人中毒后约5%的病例归于死亡。形成水华的蓝藻不仅能形成强烈的神经性毒素,招致家畜和野生动物死亡,而且会堵塞过滤设备而影响供水,不利于淡水渔业,破坏水上娱乐场所。
赤潮的危害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在日本,由于甲藻及针孢藻赤潮造成的渔业损失,每年都在10亿日元以上。1972年日本濑户内海因赤潮事件损失71亿日元。在墨西哥,1996年的环境问题中有45%是赤潮造成的,仅仅在贝类方面的损失就达几百万美元。在南非西海岸,赤潮肆虐,仅1997年一次叉角藻赤潮就造成2000吨龙虾死亡,价值达5000万美元。在北欧、北海及北大西洋沿岸,定鞭藻赤潮频发,使海洋动物遭受巨大损失,并使渔业受损。在菲律宾,1983年以来有毒藻类造成的中毒事件,使麻痹性贝毒中毒事件逾2000例,造成115人死亡。
目前,对大范围赤潮的防治技术还不成熟。国际通用的治理措施主要是:1、物理方法,如泵吸法等;2、化学方法,通过喷洒硫酸铜等化学药品杀灭赤潮生物;3、生物方法,针对不同的赤潮生物,通过它们的天敌的摄食,达到消灭的目的。对于大面积的赤潮治理,国际上推行撒播黏土法。
预防赤潮的根本措施是控制污水入海量,防止海水富营养化。实行排放总量和浓度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控制陆源污染物向海洋超标排放。与此同时,建立海洋环境监视网络,加强赤潮监视。一旦发现赤潮和赤潮征兆,监视网络机构可及时通知有关部门,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跟踪监视监测,提出治理措施,千方百计减少赤潮的危害。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那些带给人伤害的毒,第6集,天芥菜引发的毒性事件、赤潮灾害。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