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原大地震的重灾区即甘肃东和南部各县,位于黄土高原之上。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是黄土髙原地区的典型特征。黄土高原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表面除许多石质山地以外,大部分为厚层黄土覆盖,经流水长期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观。自西北向东南根据黄土粒径的大小,可以将黄土高原分为砂黄土、典型黄土和粘黄土三个部分。甘肃东部主要位于砂黄土带上。砂黄土颗粒大,粒与粒之间的孔隙大,粘性差,“海原李俊堡东,两山合崩千余里,即因缺乏粘性之故”气这种土质,受水浸润易发生湿陷,受地质运动影响容易发生塌陷。海原大地震的极震区黄土厚重,成为致使地震破坏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翁文额在考査之后,认识到黄土发生震害的严重后果。他认为如果海原大地震发生在基岩上面,破坏性就会大大降低。气翁氏还在《为条陈调査甘肃地震意见呈请》中总结了海原大地震的两个特点:第一、全世界范围内震级达到8.5级的地震并不少,但是很少有相同震级的地震死亡人数达到海原大地震之多;第二、外国发生特大地震,灾民往往受伤者多而死亡者少,海原大地震则死亡人数极多,受伤而生还者较少。根据这两个特点,他得出结论,海原大地震之所以危害严重,其实很大程度上由于黄土危害。泾源、海原一带黄土层厚重,人民由于贫穷,大半穴居于窑洞之中,房屋也多为黄土构建,“一摇即塌,居处者往往不及逃避”。新中国成立之后,时任国家地震局地震研宄所所长的汪一鹏也认为:“海原大地震死了23万多人,因为那个地方是黄土地区,有很多黄土窑洞,没有木结构的抗震的一些设施,在地震中间,疏松的黄土就垮下来了,把人压在里头了。所以在这么大一个人口相对稀疏的地方,死了这么多人,是一场非常大的地震灾难。”
海原大地震导致中卫县城的倒塌面积达到十分之七之多,但死亡人数相对较少。而黄河南边,与中卫县城隔河相望的靖远县乡村,因为村民大多居住于土窑之中,仅塌陷的五十座土窑和二十间土房之中,就压死八十五人,牲畜的死伤更是多到难以计算。地震发生之后,甘肃平凉商会给在北京旅行的一位商人的信中写到,平凉县城内伤亡人数不多,而居住在乡村中土窑之内的人,大多遇难,且人数极多。《靖远县志》还记载了一件发生在此次地震遇难者身上的一件事情,反映了黄土结构的脆弱性。靖远县李家洧有一户人家办喜事,宴请了几乎全村的客人在土窑中吃酒席,宴客、贺客一共三百余人,恰逢地震发生,导致三百余人无一生还,全部压死于窑中。该村东屯有十多个村民正在窑中排练灯影戏,也全部压死于窑中。庆阳县城关有一庐舍坍塌,城外很多穴居于土窑之中的乡民被压死,人数以千计。有些处于半山腰的土窑落入谷地,有些坐落于河畔的土窑坠入河里,有的人家一家数口被压死,有的人家全家尽数被埋入谷地或淹死于河中,“无从觅其遗骸者”。
曾有来自俄国的传教士亲眼目睹了海原大地震以后重灾区的悲惨情形。他在《一九二0年的中国,西方忽视了的灾难》一文中,不无感慨地说:“覆盖在大地表面的黄土层是这块悲惨土地的典型特点,黄土,就是最小的沙子,是从亚洲沙漠被风吹来的,覆盖了广阔的地带。虽然这些沙子实质上是最小的尘土,由于被大量堆积,又布满了长有草茎的垂直状沟道,形成了几乎垂直、陡峭的斜坡。这些斜坡沿着地表的水沟和水溪,在侵蚀作用下发育,在黄土中切割出具有陡峭的斜坡的深谷。如果在这些山谷底部,能直接在黄土上开出田地,那么在斜坡上只能修成梯田。人们居住在挖在垂直坡上的窑洞内,烟囱从陡坡上伸出,整个村庄甚至城市由这样的窑洞组成”。该传教士之所以详细描述梯田、窑洞等具有中国西北地区传统色彩的事物,并非出于好奇,而是因为他发现了:“法兰西的窑洞挖掘在坚硬的白色沙岩中,而中国的甘肃省和陕西省,窑洞挖在酥脆的岩石里,很容易倒塌”。
甘肃的土质多黄土,当时大多居民都居住窑洞,这种黄土质的窑洞一遇地震就可能全部倾塌。正是由于西北地区这种特殊的地质条件和房屋结构,造成了此次甘肃地震中县垣、学校、民舍的大部震毁。被震毁的各种基础设施都不是可以在短时间内修复的,而且修复款项的筹集也需要时间,加上冬天严寒,灾民无处安身,其情状可谓是惨不忍睹。百姓居无定所、官员无地办公,救灾的迟滞必定会造成进一步的损失。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发生在1920年的海原大地震,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我是百宁,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