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有没有熟人找您啊?加个塞。
有,可多了。
记者:怎么办?
只要是病情允许的还有我们能承受的,今天能加号的我们尽量都给解决。
记者:其实您这个角色有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就是我觉得能加号就加号,比如说您的亲戚朋友来托您挂的这个号,来了一个危重的,您觉得他理应往前提的,那您怎么处理啊?一般情况话我们都是不往前提的,挂上一个号就很照顾您了,您就得等一等,您要是真病情急我们可以提前,这是肯定的,还一个80岁以上的老人我们都提前看病,我们在他那挂号条上写上80岁或82岁,只要80岁以上的老人都是提前看的,这没什么可说的,从检查到治疗到什么都是提前的。
解说:2000年57岁的袁晓凤准备退休,但同仁医院不舍得她离开,刚好当时同仁医院眼科会诊中心成立,袁晓凤直接反聘到眼科会诊中心的分诊台,继续了她从事了大半辈子的护理工作。
记者:那我想知道,像您干了一辈子的护士,见了太多病情非常紧急,甚至特别特别急的这种病人,那么见长了以后,您还会替人家急吗?会不会渐渐就松懈了?你的急我不认为是急了,见得太多了。
对,有这个可能,不是说我们急就是急,我们从来不怠慢急诊病人,只要你真是急的我就得给你急着办,但你不是急的你认为急,我要给你做出解释的理由,您为什么不是急的?
记者:您遇到过这种情况没有?
这种情况也很常见,有的病人,你像青光眼的病人,我这个太急了,我这个眼睛都快看不见了,那什么,我说您别着急,您先测个眼压,我们一般先给病人拿数据来说明问题,我们先让病人测个眼压,如果眼压确实在四五十,就这一只眼睛了,那我们肯定赶紧给他解决,如果这个病人测完眼压就可能二十以下,十几,病人说的急,有的时候病人老夸大他的病情,不高,那我就跟病人说,那您就可以挂团队号,您可以有很长时间。
解说:55年过去了,同仁医院眼科的主任换了好几任,眼科的病床数从几十张扩展到今天的三百多张,同仁医院也从当年的一栋小门诊楼,一栋病房楼发展到今天的一院三区,而年逾古稀的袁晓凤一直坚守在护理第一线,从未离开。
记者:您在退休以后反聘到这来,您是做什么?
一个就是我说了,我挺热爱我这份工作的,我觉得我在退休以后还在岗位上还能为病人服务,我觉得我有价值,所以我们老头也说,说不干了,但是我有时候跟主任就说我说我明年就不干了,主任说,就好像他们就觉得我在这工作的时候他们很放心。
记者:为什么您能让人放心呢?
我觉得我尽职尽责了。
解说:在同仁医院,袁晓凤还找到了自己的终身伴侣,外科医生崔志刚,现在80多岁的崔志刚每周来医院出两次门诊,赶上门诊病人不太多的时候,崔志刚会到眼科会诊中心的分诊台前看看老伴,人们把这两位老人称为同仁医院医护夫妻档。
她确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她比我好。
记者:您指的什么好?
她是全国的劳模,和市劳模,全国劳模,她工作中确实也不错,全院有名还是。
记者:特自豪吧?
我得向她学习了。
解说:尽管对老伴是真心佩服,虽然自己也在继续工作,但崔老对老伴还是有自己的期待。
科主任希望她还干,我是希望不干了,你看75岁再干护士全院没有第二个。
记者:你们老两口是谁陪谁啊?
我陪她了,我们这个干不干都无所谓了,门诊嘛,她是科里面非得让她干,我希望她不要干了,可以了,说句不好听的话,你干到走不动了,摔到岗位上也不好。
记者:那您想着跟老伴,不让她干了,您们老两口干嘛去呀?
附近转转,转转公园,现在两个人去公园时间都不多。
记者:您建议过是吧?她听吗?
有时候听,有时候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