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7日晚上10点左右,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城 东北部山区突降特大暴雨,引发三眼峪、罗家峪等四条沟系特大山洪地质灾害,泥石流长约5千米,平均宽度300米,平均厚度5米,流经区域被夷为平地。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本期带您回顾:悲情舟曲。
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我是百宁。在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之后,舟曲县气象局工程师包红霞写出了一本记录当时情况的书籍《悲情舟曲》,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发行,虽然灾难已经过去了8年之久,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却是一生的伤痛。今天,我们就和您回顾一下1557人遇难,284人失踪的8·7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第18集。
参加救援的民兵队员们第一次到现场,心中还有很多的恐惧。申伟栋和队员冯雄伟同时跑上前,喊了声:“我们党员先上!”
冲上去,队员们一溜烟追随武警跑去,那一刻大家像上战场一样配合有序,一场救援的战斗,就这样在他们身上开始了。
通往停尸场的公路被泥石流洪水淹没,县城到处是泥石流覆盖冲垮、压塌的房屋,到处是哭喊着刨挖亲人的百姓,到处是急匆匆奔跑的身影。抬着尸体的申伟栋他们在两个交警的指引下绕小道而行。小道很难走,大概2公里左右的路程,他们将近走了6个多小时,感觉比听说的还要凶险许多。一路上,为了让遗体不再有任何损伤,他们尽力让担架保持平衡,很小心地过泥泞的河道,裤腿被泥浆汗水裹住,齐膝深的污水里满是大小不一的石头,磕硫碰碰中,申伟栋和冯雄伟的半个身子都掉进泥水,脚底硌得生疼。无论路多难走,一路遗体都是安稳地躺在板子上,过了河滩,他们超过了前面所有的武警跑在了最前面。
走完平路走坡路,小路越来越窄,4个人不能行走,只好两个人抬。上下埂越来越多,想休息一下都没办法,抬不动了再换两个队员上来,遇到抬不过去的地段时,他们就搬起遗体,由两个人把板子抬过去放好,下到道口一起前后接着,把板子和棒子摆好,再小心地把遗体摆放合适。路窄人多做这些工作得手脚麻利,放好遗体顾不上喘气就得抬起来赶快走。汗水一滴滴从帽檐往下滴,眼睛也被汗水迷住,整个后背都湿透了,大口喘气,口罩就成了累赘早就扔了,一次性手套也开了花,胳膊酸痛使不上劲,手几乎抓不住棒子,腿也有点软了,大家喘着气一刻也没停留,那条小路大概走了3个多小时,终于看到公路了,回头看已经远离县城那片重灾区。公路上各地前往舟曲运输物资、救灾的大型车辆一辆接着一辆,路旁有陇南和四川等地的救灾队伍正在紧张地往重灾区赶。实在累得慌,他们就放下遗体坐在路边休息了一下,大家松了口气。
公路上他们的步伐轻松了许多,也快了很多,这才注意了一下所抬遇难者。浅蓝色床单下,小波浪鬈发和皮肤细腻涂有粉红色指甲油的脚趾露在外面,是个年轻女孩,种种迹象表明她生前一定很爱美,看样子可能还是个90后。看着那床单无法盖严的遗体,申伟栋感觉心里酸酸的。一路上大家很少说话,说得最多的就是:“稳住、让我来、抬好、坚持住!”
说来也巧,申伟栋他们6人小组里5个是临潭人,有人提议按照临潭的风俗来送这个小姑娘最后一程。临潭民间送亡人时,抬棺材的一般都是比较亲近的亲戚朋友,每走几步都会轮流喊一声“嗨”。喊“嗨”有两层意,第一种解释是表示让亡者的灵魂在亲朋好友的喊声中跟着躯体,入土为安;第二种解释是如果抬的亡者是年轻人,喊“嗨就是为了壮胆。不管表示哪种意思,他们就这样“嗨!”“嗨!”地你一声我一声此起彼伏,将苍凉和悲壮洒在了路上,许多路过的人,几乎都要多看他们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