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过后,人们纷纷来到户外空旷的地方避难,国家应急广播的急急侠也来到人群中,突然一个急切的呼喊声引起了他的注意。
小芳。
这位先生,这里很危险的,您快去那边的广场避一避。
急急侠,快帮我找找女儿,她早上去跑步了,现在电话也联系不上了。
先生您别急,您得先确保自己的安全呀。
对,是我太着急了。
先生,能让我看一下您女儿的照片吗?
好的。
急急侠搜救系统正在扫描,扫描完成,开始定位。
先生找到了,我的搜救系统定位您女儿的位置就在晨练公园的避险区。
对,瞧我急的,这么重要的事情都给忘了,我们之前约定过,如果发生地震大家都去晨练公园的避险区会合,那比较开阔。
提前约好避险地点,您这点做的非常好,那你们有提前约好紧急事件的第三联络人吗?
有的,我们约好有突发情况的时候都给奶奶打电话,她可能已经给奶奶打过电话了。
那您先给奶奶打个电话报个平安。
妈,我这没事,小芳给您打过电话了吧?那就好。
抓紧我,我这就送您去公园,急急侠小课堂,地震等灾难发生时,有时会造成通讯中断,我们最好和家人提前约好紧急情况下的第三联络人,为了尽可能保证联络畅通,第三联络人可以选择住在距离自己远一些城市的亲人或者朋友。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您,预防地震需绸缪,事先约定很重要。
主持人:996生命线,我是主持人修奇,每年的冬春季节都是流感的高发季,随着我国南北方持续降温,流感现在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身边,记者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呼吸内科门诊看到,每个诊室门口都排起了大长队,大连市民王女士元旦和朋友外出跨年,未曾想新年第一天就被流感突袭了,咳嗽,浑身酸痛等症状令她痛苦不堪。
一到晚上一直咳,躺下根本就不能睡,整天都是头蒙蒙的晕晕的,还得带孩子,很难受的。
主持人: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呼吸内科教授文佳斌告诉记者,随着气温持续走低,感冒患者在持续增加。
昨天我们呼吸科门诊达到282个人,急诊到了412个人,在半个月前,咱们急诊200左右,门诊也就100左右,所以翻番的增长。
主持人:从采访中记者发现,流感患者中老人和孩子占了多数,在苏州儿童医院门诊,咳嗽声此起彼伏,小病号们或戴着口罩,或贴着退烧贴,大部分人的症状都是咳嗽发烧等等。医生介绍,冬春季节本来就是上呼吸道感染的高发期,普通感冒和流感并存,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科副主任表示,从医院的统计数据来看,目前门诊量比前段时间增加了三成左右。
门诊量我们儿童医院两个院区估计在7500左右,那么多的时候大概7700,7800。
主持人:最近我身边也有很多朋友,本来以为自己是普通的着凉感冒,想着观察几天等它自愈,却在实在撑不下去的时候到医院被诊断为流感,那么这流感和普通感冒究竟有什么不一样?我们又该怎么来防治呢?马上连通北京急救中心王晓刚医生。
那么在生活中,如果仅是一个普通的感冒,那么对症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即可痊愈,但是如果患上流感,应加以重视,防止疾病进一步加重,那么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就应建议就医诊治,以除外流感,第一就是除外呼吸道症状,比如说鼻塞,流涕,咽痛以外,那么出现了这种发热,而且这种发热一般为高热。第二流感伴随全身症状一般是较重的,当出现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或者是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为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者均应就医诊治,那么平时我们说的普通感冒和流感,我们一般通过这个病程和表现上可以大致的区分,普通感冒一般病程5到7天,很少有发热的这种表现,那么如果有发热一般一到两天即可退热,那如果是流感他的这个病程会比普通的感冒时间长,那么发热一般在3到5天左右,而且为持续的这种发热,治疗不及时会出现合并肺炎,心肌炎等。那么生活中我们对以下几类人群应给予格外的关注,第一就是5岁以下的孩子,第二就是65岁以上的老人,第三就是有些基础疾病,比如说慢性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疾病等,第四就是孕妇,那这几类人群我们认为是高危的人群,那么流感传染性强,那么如果是高度怀疑这个病人是流感的话,我们应尽快的就医确诊,来指导隔离。那么流感有相对特效的抗病毒药,如奥司他韦,应在48小时内应用,那么越早使用的效果越好,无论是我们说的普通感冒还是流感,在出现高热时均应给予一些退热药物来改善症状,尤其是小于6岁以下的儿童应避免因体温持续超过38度5以上,以防止出现这种高热惊厥。那生活中我们要从以下几点来预防,第一就是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第二照顾患病的人员时应佩戴口罩,第三就是注意充分的休息多饮水,第四我们的室内要勤通风,平时要勤洗手,第五就是易发人群或者叫高危人群,要在每年高发季节前一到两个月之前来注射我们的这种疫苗,来预防流感的这种发生。
主持人:好了,以上就是今天修奇在国家应急广播高速加油站为大家预备的全部内容了,感谢各位一个小时的陪伴,也希望这些内容能够真真切切的服务到您的生活当中,明天上午的11点修奇依然在这为大家服务,请锁定FM99.6中国交通广播,节目之外想了解更多的应急新闻和应急知识,也欢迎随时关注国家应急广播的微博、微信、客户端,咱们明天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