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各种媒体,微博或者抖音或者各种平台,大家很多报道之后很多人他原先可能是投资渠道各方面也不太畅通之类的,所以很多原先比如说炒房的或者炒币之类的,就是别的行业的人进入这个行业,就有很大的一笔资金真的进来了,就开始疯狂去做各种操作。
主持人:一开始商家是采用饥饿营销的方式吸引球鞋爱好者,那么逐渐也在这样一个模式当中发展出了球鞋的二手交易市场,但是球鞋二手交易市场真的只赚不赔吗?它的风险又有多大呢?我们继续来听央视记者的报道。
记者:当很多自媒体开始宣扬球鞋的创富神话时,南京某大学的大学生全抛售了手里的球鞋,并表示短期内不会再买了。
这个热潮过去之后,现在你无所事事,就像我一样,我不知道你要投什么鞋?所有鞋的价格都已经高高在上了,我不知道应该买什么鞋了。
记者:秦先生虽然有多年的经验,但是面对现在形势复杂的球鞋市场,他也很难对未来涨跌做出判断。
我本来以为那些鞋子,都从一万多降到了七八千,昨天晚上突然从七八千又涨回了一万多,所以我没有办法判断说以后会怎么样?
记者:对于这波炒鞋热,中国一家知名的球鞋交易平台负责人认为,炒鞋并非像一些媒体描述的那样遍地黄金,一夜暴富。
很多媒体报道说一双鞋可能一下子被炒到天价,然后甚至还有说一双鞋能在深圳买24套房,其实实际的情况我们看起来并不是这样的。
记者:对于今年8月球鞋价格暴涨的原因,8月是一年中的换鞋季,也是限量款球鞋销售的小高峰,因此价格上涨并不奇怪,恶意炒鞋会毁掉球鞋收藏文化,他告诉记者,在交易平台的管理中,对那些有恶意炒作价格的账号,他们一律实行封号或销号。
这是我们的风控团队去打击那些靠所谓的恶意锁单来希望所谓的短时间之内操作市场价格的这些人,然后比如说这一些,比如说平台当中靠刷单我们去封禁的。
主持人:其实在买鞋的时候我们就能看到很多这样的变化,比如说之前我们去买鞋肯定会问店员这鞋舒服吗?磨脚吗?合适吗?但是现在如果说去买鞋,很多人都会问这么一句,能理财吗?这不是口误,这其实就是没打算自己穿,以炒为主,近来社会上又出现了炒盲盒的现象,如果说这鞋炒到最后还可以穿,那盲盒则类似成人版的小浣熊干脆面之梁山一百零八将卡的收集,如果说幼儿集卡是出于朴素的一种兴趣,但是成人集卡显然很大程度上不是单纯的兴趣使然,投机之风显露无疑,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到炒鞋在某些所谓的鞋交所,也就是转售球鞋的APP等第三方渠道机构的推波助澜之下,颇有专业市场的样子,一级市场有声有色,生产商不停的IPO,也就是新鞋发售,并且催生了打新市场,而二级市场不仅有买五卖五的报价,还形成了价格K线走势,茅台的股价过千元用了十多年,但是在所谓的鞋交所,一双鞋破万就跟玩似的,包括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学生在内,年轻人在这个领域的消费已经失去理性,冲冲冲,响彻耳边,攀比之风盛行,一些家庭困顿,不能给其足够支撑的学生可能会以超越自身的承担能力参与其中,炒鞋市场一旦波动加大,风险来袭,这一些人的心理压力就可想而知了。
但实际上当我们冷静下来,把炒鞋这件事情理性化,简单化,就不难发现炒鞋其实跟曾经的所谓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油你涨,凭什么相比?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抓住一个没有多少实在价值的标的物,跟风玩资金盘,况且当前对相关球鞋交易平台并无任何监管举措,老鼠仓遍地,虚构交易哄抬价格,制假售假等问题非常容易出现,那么一旦球鞋交易平台的主营业务超越了二手鞋交易,开始提供金融服务,就会面临重蹈违法P2P覆辙的风险,再者说白了人就两只脚,能穿多少鞋呢?球鞋属于普通的民生商品,替代品满地,这一事实不会因为球鞋的材质,被添加了多么高科技,多么有设计感和时代感的噱头而改变,所以公众对于球鞋的关注迟早还会回归到它的使用属性上来,既然不是真金白银的刚需品种,炒鞋从盛销到无人问津,可能只需要一个夜晚,而那些叫喊着冲冲冲的年轻人,很可能成为接最后一棒的新韭菜,至于球鞋的生产厂家或者经销商,如果称其置身事外不知情会有人信吗?缺了他们的助攻,鞋圈显然难以成事。越来越多五花八门的限量版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但生产厂家或经销商如果想从人为制造供需不平衡当中获取不合理的超额利润,最终结果很可能会变成为他人做嫁衣裳。
从资本市场的历史经验来看,太阳底下没有新事物,从蒜你狠到蒜你玩,只不过是旦夕之间的事,突击式的炒鞋,炒盲盒的玩法通常会以眼花缭乱开局,以一地鸡毛落幕,价格回归理性是必然,但炒鞋的不一定都能活到监管出手调控之时,最终只是苦了那些炒糊了的年轻人。
这里是国家应急广播高速加油站,我是修奇,有关炒鞋的话题今天就跟大家聊到这,也希望我们的年轻朋友炒鞋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在歌曲过后我们进入今天的第一现场,来说说江苏省消保委要约谈智能电视厂家,要求他们整改让大家非常讨厌的开机广告,待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