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5月上旬,1956年入伍、出生于湖南长沙的刘忽然时任空军某团副政委。
这位39岁的青年军官中等个头,圆脸。那些日子里,他正带着一个机务中队、一个飞行训练大队,驻扎河北遵化县的某机场搞飞训。不久,获悉唐山机场的跑道较宽,更适宜于夜间飞行训练,便转到了唐山机场。
于是,冥冥中注定要让一个普通人与一桩惊天动地的事件栓在一起。
1976年7月27日深夜11时,这天晚上,刘忽然他们正在进行飞行训练。按计划原定拟飞行到晚上12时以后,因“露点”很重,跑道上能见度变差,晚上11时只得提前结束了训练。
夜餐后,人困马乏,官兵们都很快进入梦乡。
28日凌晨3时42分,住在唐山北郊空六军招待所的刘忽然在睡梦中被强烈的震动和摇晃惊醒,他的第一个感觉是发生了地震!断电后的屋子里一片漆黑,他扶着墙,跌跌撞撞出得门来,叫醒住在隔壁的几位干部。
刘忽然火速集合起部队,调兵遣将准备去参加抢险救灾。
凌晨5时,唐山地委和驻军很快在断壁残垣间,短时间里组织起一个临时抗震指挥部。刘忽然成为这个指挥部的成员。
指挥部考虑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向河北省委、中央报信求救。拟好的急电由于市内电源全部被地震毁坏,不能发报。女报务员急得哭起来。
怎么办?有的同志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空军十六航校有两架苏制“里-2”型飞机在唐山搞训练,可以让其中一架飞机“搭桥”,一架飞机飞往天津附近的杨村机场,然后直接打电话报告空军,河北省委和中央。
指挥部当即决定:刘忽然带上参谋张宪仁、领航员及飞行员高永发,承担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刘忽然代表大家斩钉截铁地表示决心:“请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刘忽然向机舱奔去的时候,捏紧了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