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汶川大地震生死救援9

2017-10-12 23:30-23:59 责编:郭彦伟

00:00 00:00

 

13日下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紧急组织上海华山医院、北京市红十字会、河北省红十字会、安徽省红十字会等救援队,起程赶赴灾区。

13日晚,贵州省组织的首批两支医疗队连夜出发赶赴灾区。

14日,同样经历过大地震之痛的唐山市首批医疗救护队共38名医护人员抵达成都。当天,湖南省组织了128名医疗救援队员和50辆救护车;江西省组织了5支应急医疗队;河南省组织了6支医疗队、108名医护人员……

15日,16日,17日,更多的白衣战士,源源不断地奔赴灾区。

据卫生部统计,截至16日20时,四川省内参加抗震救灾医疗救治和疾病防治工作的一线医务人员共计3.4万人,出动急救车辆12867台次。四川省内各类医院已收治伤员116460人,其中重伤员15858人。

截至17日,卫生部向灾区派遣医疗卫生人员5530名,调集救护车550辆,医疗救治队伍覆盖到灾区每一个县、乡。

地震发生15分钟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启动应急预案,6000名医护人员全部取消休息休假;两小时后,冒着不断余震的危险,由该院外科、骨科等医疗人员组成的第一支医疗救护队,奔赴北川县,以“战斗”状态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国际护士节”。

5月14日17时,第三军医大学医疗队一进入汶川县映秀镇,就昼夜不停抢救伤员。满目疮痍的镇上,根本没有条件搭建手术台,医生们就紧急在废墟上做手术,在数次强烈余震中,24小时内救治伤员超过300人。

5月14日21时,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疗急救队抢先乘上第二艘进入映秀镇的冲锋舟,他们的任务是到映秀镇铝厂抢救伤员。到达现场后,医生们立即投入抢救工作。不知不觉中,10个小时过去了,10位医生喝完了仅有的两瓶矿泉水。当时,映秀还是一座孤镇,没有及时的物资补给,铝厂幸存的人们用仅存的大米熬了一锅稀饭,哭着请求医生们喝上一口,但医生们谁也不肯喝。副队长周发春在征求大家意见后,反而把急救队带去的两瓶罐头分给了伤员和幸存者,现场很多人都哭了。

在安县人民医院,200多名医护人员从地震后一直坚守岗位。冒着余震的危险,他们从塌陷的药房里刨出了药品,为伤员提供了“救命药”。然而,很多伤员并不知道,很多医护人员的亲人至今还没有音信。不过,这些医护人员似乎忘记了心中的伤痛,一名护士说:“这个时候,我们绝对不能垮,否则,病人怎么办?”

5月15日上午,安县人民公园临时医疗点,安县中医院副院长向维民的声音完全沙哑。地震以来,他和全院医护人员都住在这个医疗点。除了民政部门提供的4顶帐篷外,他们征用了公园里的露天茶座,搭起简易帐篷,当天晚上就做了三四十台手术,救治了140名伤病员,还接生了一名新生儿。记者看到,简易帐篷有的是用塑料布,有的是用床单,有的甚至是透明的农用地膜搭建的。

医院,瞬间成了抢救生命的“第二战场”。

有4000多个床位的华西医院,在24小时内完成了对普通病人的转移,迅速腾出了大量床位,其中包括50个重症监护室;第一门诊大楼北端的急诊科,由交警开路、志愿者守护的紧急通道延伸至一公里之外的大街上,每5分钟就有一趟救护车呼啸着驰来——都江堰、彭州、绵阳、北川、绵竹、德阳等地伤员源源不断地被送来。有的医生连续做了30多个手术,累得水杯都端不起来,但一有伤员送来,就马上精神抖擞地走上手术台。华西医学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周红雨说:“医生的职责就是救人,累点没关系,我们不会放弃的。”

在绵阳市人民中心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医疗队队长吕刚说,“大家饿了就随便吃一口,抽空就眯一觉。救援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千辛万苦抢救出的重伤员,我们一定要努力保证手术病人零死亡。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汶川大地震,生死救援,第9集,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