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本期带您回顾和关注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纪实文学:《大国担当——中国人民解放军援塞医疗队抗击埃博拉疫情纪实》,一起回顾那一段困难面前携手并进、互帮互助的中非友谊。
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我是百宁。从丝绸之路到万隆会议,从中国重返联合国到中非合作论坛,中非之间,一直保持着特殊的友谊,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在2014年的埃博拉疫情中,我国军地医务人员组成的援非医疗队,奔赴抗疫前线,不畏艰险,救死扶伤,用实际行动体现了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中非友好情谊,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好评。今天,我们继续回顾那场救援中的点点滴滴,回顾那些中国人民解放军援塞医疗队中和埃博拉病毒抗争的勇士们,今天播出第13集——来自一线的报告!
首批援塞医疗队护理组组长刘丽英,在事后也讲述了自己在一线的感受,她是这样描述的。
当时弗里敦还有几家医院,但没有那么多张床位,而且严格按照他们的医疗程序,有多少床位收多少病人。不像我们中塞友好医院埃博拉留观中心,今天本来说好的只收10个病人,突然来了几十个病人,我们也得想办法处置,所以我们日均收治病人最多。塞拉利昂专门有调配中心,他们在社区找到病人,把病人拉出来,再派往各家医院。早上可能说好送10个病人,结果下午他又给你增加了几个病人,无论如何,我们要尽最大努力收治。
开始的时候死亡率很高,有时都不知道病人什么时候死的,我们不可能24小时守着,长时间穿防护服是不可能的,只能每隔一段时间查一次房,可能你刚看完一个病人情况还算是平稳,没准儿下一次再看的时候,人就没了。我记得有一对母子,妈妈已经知道自己的孩子死了,却动弹不得,我问她,你知道你的孩子已经不在了吗?她说知道,只是没有力气再去抱抱自己的孩子,甚至连哭的力气都没有。还有一次,查房时发现一个人死在厕所里。他当时就坐在一个便盆上,便盆就是一只小桶,他的姿势很奇怪。我觉得人死了以后是软的,但他的身体是僵硬的,可能是因为腹泻,就死在那里了,真的很快。还有一个人坐在椅子上候诊,我们眼看着他,哆嗦了一会儿人就断气了。埃博拉真是特别残酷无情,有一个妈妈带着孩子住进来,第二天妈妈就躺在床上没有气了,而那个孩子还趴在妈妈身上吃奶呢。有时我们觉得真的无能为力,我们做了这么多工作,可病人还是会在你眼前突然间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