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过节,不少人喜欢喝点酒助兴,除了不能酒后驾车外,还不能过量,但更要注意的是,小心假酒对人的伤害。临近春节,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本期特别带您回顾:那些令人震惊的假酒案。
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我是百宁。临近春节了,今天,和您聊聊那些令人震惊的假酒案,第三集,也给大家要买酒的时候提个醒,安全第一。
昨天讲到了山西朔州假酒案,就在案件发生5年之后,2003年,在山西朔州假酒案中假酒的生产地—文水县,做酒最集中的高车村又有人制售假酒了。在文水县看到了震惊的一幕:县里在把高车村的制酒当作支柱产业的同时,也不能不承认高车村是个制假售假的重灾区。在7家取得了国家的生产许可证的制酒的个体作坊,这些作坊为了省钱,全用的是肮脏不堪的旧瓶子。消毒也仅是开水冲洗。就在这样的地方生产出的这样的酒,如何能杜绝假毒酒的出现,谁能不替它揪心呢?
1998年,震惊全国的致22人死亡的文水“1·26”假酒案发生。2003年9月23日,文水县南安镇高车村制售假酒又一次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曝光。
时隔一年多后,2005年3月14日,高车村又现假酒。记者与文水县质监局取得联系后,一起进入高车村,记者采访所目睹的情况真是不容乐观。文水县质监局再次在高车村查封两家涉嫌制售假酒的企业。
过了西韩村,要经过一段坑洼不平的乡村公路才能到高车村。记者看到两辆厢式货车飞快地从高车村方向迎面驶过。据了解,就是这种车从高车村拉酒运往各地,而且夜里更多,销往太原的也不少。
为安全起见,记者与第一天调任文水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的康晓文约定,由记者扮作外地的白酒批发商以考察市场、进货为由,先进高车村。一旦记者暴露,质监执法人员迅速出动进行查抄。
上午11时许,记者穿过一座公路桥进了高车村,一股淡淡的酒糟味迎面飘来。进村向西10多米,记者就发现在村街南边一个看似平常的院子门口及房墙根堆了好多装在编织袋里的旧酒瓶,一大溜长有10多米,高约1.5米。大门的牌匾上写着“福泰隆”3个大字。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记者决定先找个商店“套”点信息。顺村街由东向西,记者发现好多家院子里或大门外堆了很多回收来的旧酒瓶,堆积如山。记者以长途跋涉又累又饿为由,到一家小商店买了袋方便面,并求女店主帮忙给泡上。记者试图从她口中获得一些信息,但对方却十分警惕。不过,从她口中记者隐约得知,村里确实有人在做酒,而且她家就代销一种粘酒箱用的乳胶,村里也有做酒箱、印刷各种酒标签和包装盒的。在她家屋内就堆了两溜十几桶乳胶。她说,这胶是山西省某市产的,但记者看到装乳胶的塑料桶上贴着的标签却显示是成都某厂家生产。
随后,记者走进村街北侧的一个酒厂,其大门上挂的招牌是“山西玉笛酒业有限公司”。大门西侧的“门卫室”内,五六个工人模样的女孩子正在吃饭。记者称,要看看货,让她们找老板来。记者看到,大门正对着一座二层小楼。院子东西两侧各是一溜房子,西侧的像是两个大库房。在两层楼前的台阶上,放着一个“杏花山庄”6瓶装包装箱,看上去很显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