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我们从未干过的新鲜事啊!”一个同志感奋地说。于振兴眉峰一挑:“为抗震救灾,我们敢于闯新路、攀高峰!”
这五个同志中,除副主任李升堂,四个调度员,三个都是20多岁,于振兴虽然31岁,学习航行调度也仅有五年,可以说,他们是航行调度战线上的“儿童团”。“儿童团”要创新路,“嫩扁担”要挑千斤担。
雨后的停机坪,烈日当空,蒸气升腾,又闷又热。李升堂和苏悦林手持红指挥旗,往返奔皮。一架飞机从联络道滑来,李升堂疾步跑过去,挥旗指示停放位置;一架飞机摆动机翼,发出滑出信号,苏悦林跑步向前,协助飞行员避开其他飞机的干扰,把飞机引向跑道就这样,他们跑去又返回,运回又跑去,汗湿的衣服贴在背上,干燥的嘴唇裂开血口,他们全然不顾休看停机坪只有上千米,然而,多少个来回上千米啊,连接起来,每天跑的路程有上百里为了适应抗震救灾斗争的需要,争取时间,调度员们大胆地采用了骑车引导的办法。他们一手扶住自行车把,一手摆旗引导飞机。车轮沙沙响,指挥旗嗖嗖飞,旗不离手,人不下鞍,多么紧张的分分秒秒啊!调度员从早到晚,水不湿唇,米不粘牙,双眼布满血网。
是他们,在万里蓝天架起了一条唐山通向北京、通向祖国四面八方的连心桥。震不垮,摧不烂,越铺越远……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继续讲述纪念唐山大地震出版的系列图书,李升堂编著的空中生命线——唐山大地震空中救援亲历,第17集,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我是 ,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