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类型,典型的各部门联动处置形式,也达到了典型的处置效果——成功解除险情。
但在一系列的“典型”中出现了一个“不典型”的插曲:由于抢险物资和装备准备不足,在把罐车从涵洞下拖出的过程中,为了寻找合适的钢丝绳延误了2个小时左右的抢险时间。宝贵的2个小时,液化石油气在一点一点的泄漏,大量用于降温、降压、稀释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的水喷射而出,国家的铁路动脉被堵、一列列火车动弹不得,这一切仅仅是为了一根钢丝绳,根合适的钢丝绳!如果我们还不能从中看出应急救援器材的日常准备与维护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又怎么能够避免在下一次的典型救援中出现这样不“和谐”的不典型插曲呢?!
黑龙江金鑫矿业跑沙事故
2006年7月12日9时,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金鑫矿业有限公司三上层左一片掘进工作面发生跑沙事故,当班人员23人,17人安全升井,6名矿工被困井下。
事故发生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领导高度重视,作出“要求千方百计做好救援工作”的重要批示。黑龙江省政府也对抢险及被困矿工家属的安抚工作作出指示。
黑龙江煤矿安全监察局即派有关负责同志赶赴事故现场协助抢险救灾并进行事故调查。双鸭山市委市政府在矿主逃逸的情况下,全力承担了全部抢险救援工作,成立了抢险救援指挥部,先后组织召开4次专家讨论会,12次救援动态分析会,制定科学安全的救援方案和预防二次跑沙的预案和措施。
抢险工作实施不间断清沙,当救援工作进展到挡沙门和三段上山底弯道2个关键压力平衡点时,风险进一步加大。
救援指挥部多方查找有关水文地质资料,组织有关专家进一步进行技术论证,并多次深入井下反复勘查现场,找本矿井有经验的老工人和区段队长调查了解事故现场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救援方案,采取新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小断面短循环快速清沙的救援方法。
经过11个小时的艰苦救援,2006年7月17日0时30分,6名被困矿工全部获救。此次救援,6名获救矿工身体无任何损伤,施救人员没有受到任何伤害,抢险救援工作获得圆满成功。
此次救援的成功,以下三点值得学习借鉴:
一是政府以人为本,不讲条件,迅速救援。双鸭山市委、市政府在矿主逃逸的情况下,成立了抢险救援指挥部,全力承担了全部抢险救援工作,为成功救援赢得了时间,把握了主动。
二是编制救援方案,集思广益,讲究科学。抢险救援指挥部先后组织召开4次专家讨论会,12次救援动态分析会,制定科学安全的救援方案和预防二次跑沙的预案和措施。救援方案受阻,迅速请求有关专家进行方案调整。
三是各方密切配合,通力协作,集体力量定乾坤。从各级政府的指挥部署、专家的献计献策,老矿工的实地帮助到一线救援人员的施工作业,构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战斗集体。可以说,没有各方的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就不会有此次救援行动的圆满成功。